时间: 2025-04-24 23: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44:25
邑俗尚巫诞,竭力营鼎俎。
无方绝此幻,举口辄龃龉。
衰世无真儒,反欲构室处。
顾我暂尔栖,信得子不语。
这地方的风俗崇尚巫术,竭尽全力准备祭祀的器具。
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摆脱这种幻想,随口一说便会引起争执。
在这个衰败的时代没有真正的儒者,却反而想要建立自己的家园。
但我暂时在这里栖身,确实觉得你默默无语。
董嗣杲,字道明,号静庵,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的见解和对社会风俗的批判为主。他的诗歌风格多呈现出对当时代社会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的思考。
《武康邑俗 其一》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风气堕落,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迷信和巫术盛行。诗人通过描写地方风俗,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思。
这首诗通过对地方风俗的描绘,揭示了一个衰败社会的迷茫与无奈。开篇便指出“邑俗尚巫诞”,直接点出当时社会的迷信风气,诗人对这种风气感到深深的无奈与失望。接着,诗人用“竭力营鼎俎”形象地展现了人们为了祭祀而不遗余力的景象,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迷失。
“无方绝此幻,举口辄龃龉”一句,表达了人们在迷信面前的无助与争执,似乎在提醒我们,面对幻觉与现实的撕扯,连基本的交流都变得困难重重。诗中提到“衰世无真儒”,更是对传统儒家文化衰退的深刻反思,诗人对真正的知识分子缺失感到惋惜和无奈。
最后两句“顾我暂尔栖,信得子不语”则表达了诗人对处境的无奈与自我安慰。他在这种混乱的社会中寻找一处栖息之地,但又对人际关系的冷漠感到失望。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风俗的批判和个人处境的忧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败社会的深切忧虑和对迷信风气的批判,以及对传统儒家思想缺失的惋惜,具有强烈的现实关切。
“邑俗尚巫诞”中的“巫”指的是什么?
A. 武器
B. 巫师
C. 祭祀
诗中提到的“鼎俎”代表什么?
A. 书籍
B. 祭祀器具
C. 住房
“衰世无真儒”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看法?
A. 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B.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怀念
C. 对地方风俗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可以将董嗣杲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诗人对社会现状的看法。杜甫在《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其风格更为悲壮,而董嗣杲则更注重对迷信风气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