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歌子 花朝作,先一夕雷雨》

时间: 2025-05-07 06:32:11

诗句

睒电穿帷疾,惊雷破梦遥。

昨来一雨遍江皋。

不恨春泥没踝阻游遨。

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

新时儿女最娇饶。

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11

原文展示

南歌子 花朝作,先一夕雷雨
作者: 汪东 〔清代〕

睒电穿帷疾,惊雷破梦遥。
昨来一雨遍江皋。
不恨春泥没踝阻游遨。
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
新时儿女最娇饶。
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

白话文翻译

雷电穿透了帷幕,雷声惊醒了遥远的梦。
昨夜的雨洒遍了河岸。
我不怨恨春泥淹没了脚踝,阻碍了游玩和逍遥。
洁白的梨花可以映衬得更明亮,鲜红的桃花正欲盛开。
如今的年轻男女最为娇美丰盈。
人们说,百花齐放的时节正是今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睁眼,形容雷电亮得很快。
  • 电穿帷疾:形容闪电迅速穿透帷幕。
  • 江皋:河岸,指水边的地方。
  • 没踝:淹没脚踝。
  • 积素:指洁白的梨花。
  • 娇饶:娇美丰盈。

典故解析:

  • 百花齐放:指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繁荣和美好。此处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花朝节前夕,正值春季,诗人借助雷雨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感慨,展现了春花盛开的美景和对青春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以雷雨为引子,描绘了春季花开的生动场景。开篇的“睒电穿帷疾,惊雷破梦遥”通过雷电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紧迫而又梦幻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接着,诗人回忆昨夜的雨水洒遍了江皋,虽然春泥淹没了脚踝,阻碍了游玩,但却不以为恨,反而是对春天的欣赏与热爱。

诗中提到“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不仅描绘了春花的娇艳,还暗示了美好的青春和恋爱。最后一句“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则是对当下春天的赞美,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睒电穿帷疾:通过雷电的表现,传达出春天的生动。
  • 惊雷破梦遥:雷声将梦境打破,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昨来一雨遍江皋:描绘了雨后的江边景色,展现自然的美。
  • 不恨春泥没踝阻游遨:尽管春泥淹没了脚踝,但不觉得可惜,体现了对春天的热爱。
  • 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梨花和桃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繁荣。
  • 新时儿女最娇饶:赞美年轻人的美丽和活力。
  • 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强调当前是百花盛开的时刻,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雷电与梦境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与对青春的热爱,强调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的时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电: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觉醒。
  • 春泥: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虽有阻碍但却充满生机。
  • 梨花、桃花:象征青春的美好与生命的繁荣。
  • 儿女:指代年轻一代,象征着希望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自然现象?
    A. 雪
    B. 雷雨
    C. 晴天

  2. 诗中提到的“春泥”有什么象征意义?
    A. 阻碍
    B. 生命的希望
    C. 伤感

  3. “积素能明李”中的“积素”指的是什么?
    A. 桃花
    B. 梨花
    C. 菊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享受。
  • 杜甫的《春望》: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汪东与李白的春诗,前者强调花的盛开,后者则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自祭文 停云 拟挽歌辞三首 闲情赋 四时 移居二首 归园田居·其四 饮酒·其四 归园田居·其五 归园田居·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山事业 循循善导 包含隋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解甲休兵 歧见 包含炰的词语有哪些 丽景 死记硬背 比字旁的字 同工异曲 羽字旁的字 徒结尾的成语 瓜字旁的字 衍辑 九腹 无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