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11
南歌子 花朝作,先一夕雷雨
作者: 汪东 〔清代〕
睒电穿帷疾,惊雷破梦遥。
昨来一雨遍江皋。
不恨春泥没踝阻游遨。
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
新时儿女最娇饶。
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
雷电穿透了帷幕,雷声惊醒了遥远的梦。
昨夜的雨洒遍了河岸。
我不怨恨春泥淹没了脚踝,阻碍了游玩和逍遥。
洁白的梨花可以映衬得更明亮,鲜红的桃花正欲盛开。
如今的年轻男女最为娇美丰盈。
人们说,百花齐放的时节正是今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花朝节前夕,正值春季,诗人借助雷雨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感慨,展现了春花盛开的美景和对青春的赞美。
这首《南歌子》以雷雨为引子,描绘了春季花开的生动场景。开篇的“睒电穿帷疾,惊雷破梦遥”通过雷电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紧迫而又梦幻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接着,诗人回忆昨夜的雨水洒遍了江皋,虽然春泥淹没了脚踝,阻碍了游玩,但却不以为恨,反而是对春天的欣赏与热爱。
诗中提到“积素能明李,鲜红欲绽桃”,不仅描绘了春花的娇艳,还暗示了美好的青春和恋爱。最后一句“却道百花齐放是今朝”,则是对当下春天的赞美,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与对青春的热爱,强调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的时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自然现象?
A. 雪
B. 雷雨
C. 晴天
诗中提到的“春泥”有什么象征意义?
A. 阻碍
B. 生命的希望
C. 伤感
“积素能明李”中的“积素”指的是什么?
A. 桃花
B. 梨花
C. 菊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