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4:02
次韵苏公独酌试药玉滑盏
作者:陈师道
僊人弃余粮,玉色已可欺。
小试换骨方,价重十冰磁。
灌以长白虹,渺若江海弥。
浮之端不恶,举者亦何辞。
但愧闻道晚,早从雁门师。
律部无明文,可复时中之。
汝阳佳少年,三斗出六奇。
家有持杯手,两好当一施。
风吹酒面仄,月度杯心迟。
百年容有命,一笑更须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抛弃了世俗的粮食,专心研究一种宝贵的药酒,颜色如玉,十分诱人。尝试调制一种药方,价格高得如同冰冷的磁石。酒被长白的虹灌入,似乎渺小到可以与江海相提并论。饮酒时的浮漂无妨,举杯者又何须多言。只感到自己学道太晚,早该跟随雁门的师傅。律法中无明文规定,这种事又何必在意。汝阳的少年才俊,三斗酒中竟有六种奇异。家中有持杯的好友,二者皆可共饮。风吹拂酒面微微倾斜,月光照映杯心显得缓慢。百年之命在于此,一笑之间更要把握时光。
陈师道(约1040-1110),字公辅,号静庵,宋代诗人、文学家。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本诗创作于陈师道隐居期间,诗中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渴望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理想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道教的向往。开篇即以“僊人”引入,强调了高人对世俗的超脱,给读者设定了一个清雅的基调。接着,诗人用“玉色已可欺”来形容酒的诱惑,暗示着美好生活的追求。小试药酒,诗人表露出对道教修行的执着和对生命价值的追寻。
诗中不断运用自然意象,如“长白虹”和“江海”,将酒与自然结合,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最后几句则充满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提到“百年容有命”,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笑对人生。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饮酒的描写,更是对人生、道教与时间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饮酒为线索,借酒抒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教的追求,强调及时行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
“僊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世俗人
B. 隐士
C. 商人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雁门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道理与追随者
C. 酒的好坏
答案:B
诗中表达的时间观念是什么?
A. 时间是无尽的
B. 生命短暂,要珍惜
C. 时间不重要
答案:B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陈师道的《次韵苏公独酌试药玉滑盏》,体会其深邃的哲理和美好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