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50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
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
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
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
这面镜子无法照出我的容颜,蛾眉的美丽怎能忍心去看?
不知愁苦的变迁,我只看到那隐秘的龙形蜷缩。
何以让我这样的红颜改变,却更让我感到白昼的残忍。
今天我朝着玉匣窥视,泪水双双滴落在栏杆上。
“蛾眉”常用于形容佳人的美貌,源于古代对女性容貌的赞美。“隐龙蟠”则可以理解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忧虑,象征着复杂的情感和命运的无常。
赵嘏,字子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43年,原籍河南。其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相结合,表现细腻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繁荣,但个人的情感经历却常常充满愁苦,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
《杂曲歌辞》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赵嘏对美与悲的深刻理解。诗中“鸾镜无由照”的开头,便引人入胜,镜子的隐喻不仅是对美貌的渴望,也是对自我认知的追寻。而“蛾眉岂忍看”则更增添了一层悲凉,仿佛在诉说着美丽的代价与无奈。
诗中“愁发换,空见隐龙蟠”,表面上是对外表的遗憾,实际上却反映了内心的愁苦与孤独,隐龙即为潜藏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两句“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的落下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深切哀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镜子、蛾眉、红颜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忧伤的画面,深刻触动人心。赵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与悲哀,令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思考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赵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丽与忧愁并存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孤独。
“鸾镜无由照”中的“鸾镜”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悲伤
C. 财富
诗中提到的“蛾眉”用来形容谁的美丽?
A. 诗人自己
B. 佳人
C. 自然
“双泪落阑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无奈与悲伤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