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4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48:22
《归里后咏怀 其二》
作者: 边中宝
倦鸟归旧林,飞翔适性天。
零星几老友,策杖相往还。
言笑无厌时,文酒追古欢。
有时乘兴出,随意探林泉。
或阿陵城下,或吾丘台边。
徙倚以徜徉,心远况地偏。
偶然逢野叟,席地话园田。
神貌两俱古,真趣谁怀传。
自反出与处,幸无罹尤愆。
泊然何所营,长此乐余年。
倦鸟回到旧林中,翱翔自在的天空。
零星聚集几位老朋友,拄着杖互相来往。
言语嬉笑没完没了,文酒相伴追忆古时的欢愉。
有时兴致勃勃出游,随意探访林间泉水。
或在阿陵城下,或在我的丘台边。
徘徊倚靠,悠闲自得,心境开阔,何必在意地势偏僻。
偶然遇见一位乡间老人,席地而坐,畅谈田园生活。
两人神态都显得古老,真正的趣味又有谁能传承?
自我反省所处之地,幸好没有遭遇责难和过错。
无所事事又该做些什么,长此快乐度过余生。
作者介绍: 边中宝,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其诗作展现闲适的田园生活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归乡之后,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珍视与对友人相聚的愉悦,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归里后咏怀 其二》是一首流露出淡淡乡情的诗作,诗人以“倦鸟归旧林”开篇,描绘归乡后的惬意生活。诗中多次提到与老朋友的欢聚,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态度。在追忆古时的欢愉时,诗人似乎在回味生命中的点滴美好。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既有自然的宁静,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更深层次的意象在于“心远况地偏”,诗人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无论身处何地,心灵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与乡间老人的偶遇,成为诗人思考人生的契机,促使其反省自我,并感慨“幸无罹尤愆”,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最后一句“长此乐余年”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展现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强调心灵的自由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着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倦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归属感
c) 疲惫
答案: b) 归属感
“心远况地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自由
c) 忧伤
答案: b) 自由
诗中提到的“野叟”代表什么?
a) 乡村的老人
b) 文人
c) 游子
答案: a) 乡村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