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六年秋重题白莲》

时间: 2025-05-02 04:49:04

诗句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

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04

六年秋重题白莲

原文展示: 素房含露玉冠鲜,
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
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
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
兼乘旧日采花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白莲的美丽景象:清晨的露水在洁白的花瓣上闪烁,深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原本这朵莲是供奉于吴州的藕,现如今却在伊水边生根发芽。经过三千里的迁移,它已经在这里结出果实,至今已有六七年。不仅是池中这朵花是旧友,还有以前采花时乘坐的那艘船。


注释:

  • 素房:指白莲的花瓣,形容其洁白如玉。
  • 绀叶:深绿色的莲叶,显示出荷花的生机。
  • 钿扇:指的是扇子的形状,形容莲叶在风中轻轻摇动。
  • 供进藕:原本是供奉的莲藕。
  • 寄生莲:形容莲花的生长地,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 移根到此三千里:指从吴州到此处的距离,表达了迁移的艰辛。
  • 结子:指莲子,象征着生长和繁衍。
  • 兼乘旧日采花船:提到以前采花时的船,怀念过去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而广受欢迎,常关注社会民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白居易的作品涉及广泛,形式多样,尤其以律诗和绝句最为著名。

创作背景:
《六年秋重题白莲》写于白居易晚年时,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白莲的描写,反映出他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白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诗的开头以“素房含露”描绘出白莲的清新和美丽,仿佛是晨曦中一位优雅的女子,轻盈而又脱俗。接着,诗人通过对荷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与魅力。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这一句展现了白莲的迁徙与变迁,既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了生活的无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仿佛在诉说一段曾经的美好与如今的孤寂。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提到自己对时间的感知,“结子经今六七年”,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沉淀。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不仅是对花的怀念,更是对曾经采花时光的追忆,展示了人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依恋。

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展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细腻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素房含露玉冠鲜:白莲的花瓣清纯洁白,露水在上,宛如玉制的冠冕,形象生动。
  2. 绀叶摇风钿扇圆:深绿色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像是扇子一样,增添了动感。
  3. 本是吴州供进藕:莲藕原产于吴州,是供奉的食材。
  4. 今为伊水寄生莲:如今却在伊水生根,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5. 移根到此三千里:强调了迁移的遥远与艰辛。
  6. 结子经今六七年:经过多年的生长,已结出莲子,象征着时间的积淀。
  7. 不独池中花故旧:不仅是池中这朵花,也是往昔的美好回忆。
  8. 兼乘旧日采花船:提到从前采花的船,唤起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比作清纯的女子,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使得诗句更加富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呈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白莲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莲:象征纯洁与美好。
  • 露水:象征新生与希望。
  • 莲叶:象征生命的生机与活力。
  • 吴州:象征故乡与记忆。
  • 采花船:象征过去的快乐时光。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整体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素房”指的是什么? A. 荷叶
    B. 莲花
    C. 水面

  2. 诗人提到的“吴州”代表什么? A. 过去的生活
    B. 未来的期望
    C. 现在的环境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对什么的怀念? A. 自然
    B. 友情
    C. 过往的生活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怀古之情,展现对往昔的追忆。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六年秋重题白莲》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的孤独与酒醉的豪情。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白居易全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风格。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其一 题妍华对镜图 浣溪沙 其五 午夜阳光 浣溪沙 其五 浣溪沙 旧邻自故乡来 浣溪沙 久不得珍重阁书却寄 浣溪沙 浣溪沙 荡舟抚仙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酣歌醉舞 包含咄的成语 不分 毋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陪客 饱谙世故 比字旁的字 包含硕的成语 欠字旁的字 取虑 律科 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应者云集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 足上首下 墙东 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