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论语·闻政章四首》

时间: 2025-07-28 15:46:03

诗句

莫贪学圣在闻言,但看威仪已灿然。

无隐无言二章旨,此章盖已具其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46:03

原文展示:

莫贪学圣在闻言,但看威仪已灿然。
无隐无言二章旨,此章盖已具其全。

白话文翻译:

不要贪图从圣人那里听到的道理,只要看看他们的威仪就已经光辉灿烂。
没有隐秘和言辞的两章旨意,这一章的内容已经包含了所有。

注释:

  • 莫贪:不要贪求。
  • 学圣:学习圣人的教诲。
  • 闻言:听到的言论。
  • 威仪:指圣人的仪态和风范。
  • 无隐无言:没有隐秘和言辞。
  • 二章:指《论语》中的两个章节。
  • :大概,表示推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其诗歌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常引发读者的深思。

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陈普的这首诗正是在对《论语》的思考中写成,旨在传达对圣人教诲的理解,以及对于威仪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对圣人教导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强调了不要仅仅依赖于听闻的道理,而是要通过观察圣人的威仪来领悟更深的道理。这不仅是对学习方式的反思,更是对如何认识和理解道德的探讨。威仪的灿烂象征了德行的光辉,真正的智慧在于将这些德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处世态度。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在《论语》中有两章的核心思想并没有隐晦的表达,而是直接而明确。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可以更清晰地领悟到孔子所传达的道理。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却在内容上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陈普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教化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贪学圣在闻言:劝诫人们不要仅仅依赖于听到的圣人教诲。
  2. 但看威仪已灿然:指出观察圣人的威仪和行为,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教义。
  3. 无隐无言二章旨:强调《论语》中有两章的核心思想是明了的,没有隐秘。
  4. 此章盖已具其全:说明这一章的内容已经包含了所有必要的教义。

修辞手法:

  • 对比:将“闻言”与“威仪”进行对比,强调后者的重要性。
  • 排比:通过“无隐无言”的表达,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说服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学习的方式,提倡通过观察和内化的方式来理解圣人的教导,而不仅仅依赖于表面的言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威仪:象征着德行和道德的力量,是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 光辉:代表着真理和智慧的闪耀,是对圣人行为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贪学圣在闻言”是什么意思?

    • A. 要贪图圣人的教诲
    • B. 不要仅依赖于圣人的言论
    • C. 只听圣人的话
    • D. 学习圣人的一切
  2. 诗中提到的“威仪”指的是什么?

    • A. 圣人的外貌
    • B. 圣人的行为和气质
    • C. 圣人的言论
    • D. 圣人的思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其他章句,如“学而时习之”。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此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但陈普更侧重于内心的修养与学习方式,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

参考资料:

  • 《论语》注释本
  • 《宋代诗人传记》

以上内容为对陈普的《论语·闻政章四首》的详细解析和学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此诗的深意及其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禁林闻晓莺 题栖云庵 幽居二首 其一 幽居 过潘韫辉东园 正月五日从德俭大夫游卢山圣境坐中作以纪一时异事 黄陵庙 过九江 甲午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掖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度有识 麻搭 艴然不悦 匕字旁的字 椒眼 祖国 五抢六夺 东奔西跑 立刀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继室 贫鬼 釒字旁的字 攘臂一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