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0:25
已是人间寂寞花,
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
更甚残春惜岁华。
这时人间的花已经寂寞凋零,
让我更加怜惜那孤独的贫家之旁。
年老时已无法登高远望,
更让我对残春感到惋惜岁月的流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登高”一词,可以联想到古人登高望远的传统习俗,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子元,号云溪,唐代诗人,世称“诗中之王”。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九月,正值秋季,时节的变换让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诗人处于晚年,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九月八日》是一首通过自然景物映射人生命运的抒情诗。全诗采用了浓厚的秋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慨。首句“已是人间寂寞花”直接点明了时节的特征,花的凋零象征着青春的逝去,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惋惜。接着,诗人以“解怜寂寞傍贫家”表达了对贫困家庭的同情,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老年人的无奈在“老来不得登高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高瞻远瞩,留下对时光的无尽惋惜。“更甚残春惜岁华”一句则加深了诗中对岁月流逝的感伤,春天的残余让人更加珍惜过去的美好,透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司空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贫困家庭的同情,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寂寞花”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贫家”的态度是?
“老来不得登高看”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