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6:10
原文展示:
嵇康昔弹广陵散,商声高与宫声缓。
托名山鬼未传人,古桐纫丝丝不断。
一闻殭卧窃其音,世间虽得能亦罕。
贤明以之知盛衰,愚昧以之为忘诞。
顷年过我在芜城,忽听长拍去欲懒。
凤皇养雏飞未高,鸡鹜成群翅终短。
龙章秀骨苦轻时,继作五弦须欵欵。
白话文翻译:
嵇康曾经弹奏《广陵散》,其中商声高亢而宫声缓慢。
寄托在名山鬼神的作品并没有传世之人,古老的桐木弦乐声绵绵不绝。
一旦听到这曲调,仿佛能让人沉醉其中,虽然世上有才华之人却少见。
明智之人借此了解盛衰,愚昧之人却将其视为虚妄。
我几年前在芜城,忽然听到曲调,心中懒散无力。
凤凰抚养的小鸟尚未飞高,鸡鸭成群却始终翅膀短小。
龙的姿态和骨骼在这个时代显得轻浮,继续演奏五弦琴的声音是如此平淡。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庐陵,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尤其以咏物诗和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读黄莘秘校卷》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对古代音乐的怀念与对当代文化的思考。梅尧臣通过对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才华和智慧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读黄莘秘校卷》通过音乐这一主题,探讨了艺术与人生、智慧与愚昧的关系。开篇以嵇康的《广陵散》引入,展现了古代音乐的高雅与深邃,暗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接着,诗人在对比贤明与愚昧时,揭示了人们对音乐和艺术的不同理解,体现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凤皇养雏飞未高,鸡鹜成群翅终短”,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物状态,更隐喻了人们在成长与成就上的差异,表现出对人才能否被重视的深思。最后,诗人通过“龙章秀骨苦轻时”,抒发了对当代文化轻浮的失望,表现出对古代优秀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音乐的怀念与对当代文化的批判,表现了对艺术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嵇康曾弹奏的古曲是什么?
A.《阳春白雪》
B.《广陵散》
C.《梅花三弄》
“凤皇养雏飞未高”中的“凤皇”象征着哪种文化?
A. 平凡
B. 高贵
C. 平庸
诗中提到的“贤明以之知盛衰,愚昧以之为忘诞”主要是在讨论?
A. 音乐的风格
B. 人的智慧与愚昧
C. 自然景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李白的作品在音乐意象的表现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的诗中常常流露豪放之情,而梅尧臣则更加内敛与深沉。两者都通过音乐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