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1:50
次韵十四叔赐诗留别
作者:王安石
穷冬追路出西津,
得侍茫然两见春。
发丹久嗟淹国士,
起家初命慰乡人。
行辞北阙楼台丽,
归佐南州县邑新。
班草数行衣上泪,
何时杖屦却相亲。
在严寒的冬季,我急匆匆地走出西津,
偶然间看到春天的景象,心中感到茫然。
我为国士长久停滞而感到无奈,
而我回乡的初衷是为了安慰乡人。
在北阙的楼台,我辞别得如此美丽,
而归去南州的县邑,却是如此新鲜。
班草几行泪水湿透了我的衣襟,
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与亲友相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作为“变法派”的代表,王安石在其政治生涯中主张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次韵十四叔赐诗留别》作于王安石离开京城时,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友的留恋。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与家乡之间的矛盾心情,传达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心境。开头的“穷冬追路出西津”展示了一种急切的心情,诗人身处寒冷的冬季,急于走出西津,仿佛是在逃避什么。紧接着“得侍茫然两见春”,春天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欣慰,但同时也伴随着茫然,似乎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国士们被困于国家动荡的无奈,以及返回故乡的初衷是希望能安慰乡人,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行辞北阙楼台丽,归佐南州县邑新”对比了离开京城的美丽和归乡的生机,表现出一种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结尾的“班草数行衣上泪,何时杖屦却相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流泪的衣襟象征着深厚的情感,而对再次相见的期待则显得更加沉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传达了对国家和故乡的深切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王安石的《次韵十四叔赐诗留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与思念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北阙”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山
B. 皇宫的楼台
C. 南方的乡镇
“班草数行衣上泪”中的“班草”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好友
B. 诗人的衣服
C. 诗人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