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4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49:22
茶臼
作者: 秦观 〔宋代〕
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
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
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
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
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
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
愿偕黄金碾,自比百玉缸。
彼美制作妙,俗物难与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幽居之人沉醉于饮茶的情景,他用刳空的木头制作茶臼,轻柔的捣击声如同优雅的乐器。诗人设想在宁静的午后,透过松树的缝隙,阳光洒入屋内。诗人呼唤仆人来捣碎茶叶,心中惬意,似乎听到了悠扬的音律。茶的仙境靠你来获得,而打盹的魔力也因此能被驱散。若要捣制茶叶,玉兔(指月宫中的兔子)最为适宜,不必依靠力士。愿与黄金的碾子同行,自比百玉制成的缸子。这样的精美制作难以与世俗的物品相提并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江苏扬州人,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婉约派词作。他的诗词常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茶臼》写于秦观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追求宁静、优雅生活的向往。茶在宋代盛行,是士人雅士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臼》是一首充满闲适与优雅的诗,诗人通过对茶的描写,展现了个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开篇即以“幽人耽茗饮”引入,营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制茶的过程,从刳木到捣撞,展现了对茶文化的敬重与热爱。
诗中“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两句,既描绘了茶臼的工艺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则勾勒出一幅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
后半部分,诗人借助“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展现了饮茶时的闲适情景,似乎在享受着茶香四溢的美好时光。最后几句表达了茶的价值与独特,强调了精致工艺的优越性,体现了对世俗物品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在字句中流淌着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情倾诉,体现了文化与艺术的美好融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淡泊与优雅,反映了对工艺与品质的追求,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填空题:诗中“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描绘的是一个____的环境。 答案:清幽
判断题:诗人认为制作茶的过程需要力量和体力。
答案:错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茶臼》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