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3:39
燕赵女如玉,轻盈掌上身。
翠眉长不扫,怅望西陵人。
酒阑歌舞罢,台榭坐生尘。
怨入漳河水,悠悠秋复春。
燕赵的女子如同美玉般娇嫩,轻盈得仿佛在掌心中。
她的翠眉久未修整,怅然地望着西陵的人。
酒宴已散,歌舞已罢,台榭上满是尘埃。
怨恨涌入漳河水,悠悠的时光里秋天又回到了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西陵”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个与个人情感相关的人物或地方,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
作者介绍:
汪广洋,明代诗人,生平信息相对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们的情感状态。诗中表现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往事的追忆,可能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
《拟铜雀伎》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内心的惆怅。开篇以“燕赵女如玉”引入,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展现出一种典雅和美丽的形象。接下来的“轻盈掌上身”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美的脆弱与易逝。诗人通过“翠眉长不扫”描绘了女子的懒散与失落,暗示了她内心的忧愁。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酒阑歌舞罢”写尽了欢愉过后的孤寂和沉闷,台榭中的尘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欢乐的消逝。而最后一句“怨入漳河水,悠悠秋复春”则是情感的升华,流动的河水承载着过往的怨恨与无奈,将秋天的萧索与春天的希望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反省。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脆弱,感叹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反映出深沉的感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燕赵女如玉”中的“燕赵”指的是哪里?
A. 江南
B. 北方
C. 西方
D. 南方
诗中“怅望西陵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忧愁
C. 欢喜
D. 愤怒
诗的最后一句“悠悠秋复春”意在表达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四季的变化
C. 时间的流逝与轮回
D.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广洋的《拟铜雀伎》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者则强调情感的细腻与柔软。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却又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