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与栾凤同使广陵马上口占》

时间: 2025-05-03 23:18:11

诗句

昔为歌舞地,今为争战场。

与君骑瘦马,联辔蹋斜阳。

荒草侵合路,苦蒿生过墙。

遥怜鲍明远,词赋最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8:11

原文展示

昔为歌舞地,今为争战场。
与君骑瘦马,联辔蹋斜阳。
荒草侵合路,苦蒿生过墙。
遥怜鲍明远,词赋最凄凉。

白话文翻译

从前这里是歌舞的地方,现在却成了争夺的战场。
我与你骑着瘦马,牵着缰绳走在斜阳下。
荒草侵入了小路,苦蒿在墙外生长。
我遥想鲍明远,他的诗词是如此凄凉。

注释

  • :从前,过去的意思。
  • 争战场:进行战争的地方。
  • 骑瘦马:骑着瘦弱的马,象征艰难和困苦。
  • 联辔:联结马的缰绳,指共同骑马。
  • 侵合路:荒草侵入了道路。
  • 苦蒿:生长在墙外的苦蒿,象征荒凉。
  • 鲍明远:古代诗人鲍照的别名,以其悲凉的诗风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广洋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变迁和个人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故土的变迁,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战火纷飞,诗人借助与友的骑行,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历史变迁的场景,前半部分通过“昔为歌舞地,今为争战场”对比手法,展现了时空的巨大转变。诗人在骑马的过程中,联想起往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情感深沉而又悲凉。后面的“荒草侵合路,苦蒿生过墙”则通过意象的细腻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诗人心中的苦楚。最后一句“遥怜鲍明远,词赋最凄凉”,不仅表达了对鲍明远的惋惜,也隐喻了自己情感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景象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悲剧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为歌舞地,今为争战场:对比过去的歌舞之地与现在的战场,展示历史的变迁。
  2. 与君骑瘦马,联辔蹋斜阳:描绘与友人共骑,黄昏时分的场景,暗示旅行的艰辛。
  3. 荒草侵合路,苦蒿生过墙:表现环境的荒凉,苦蒿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无奈与顽强。
  4. 遥怜鲍明远,词赋最凄凉:表达对鲍明远的同情,强调其词作的悲凉之情,与诗人内心相呼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为“今”的对比,强化历史的巨大变迁。
  • 意象:荒草、苦蒿等意象渲染出环境的凄凉与人心的孤独。
  • 联想:骑马与斜阳的意象联想,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对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生活无常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个人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歌舞:象征着繁荣与欢乐的生活。
  • 争战:代表了社会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 瘦马:象征着艰辛的旅程与贫困的生活。
  • 荒草:象征着荒凉与被遗忘的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昔”为“今”是对比什么? A. 过去的歌舞与现在的战场
    B. 诗人与友人的关系
    C. 马的状态

  2. “荒草侵合路”中的“荒草”象征什么?
    A. 生机勃勃
    B. 荒凉和被遗忘
    C. 繁华的景象

  3. 鲍明远的词赋在诗中被描述为?
    A. 欢乐
    B. 凄凉
    C. 热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将此诗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可以看到两者都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汪广洋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社会整体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汪广洋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中 冬夜感怀 长安春游 答寄芙蓉冠子 归昭应留别城中 照镜 题东华观 贫居 送流人 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长恶不悛 鬼桃 竖心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胶胶扰扰 终天之慕 买卖公平 厥貉 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顾观 无可言状 难弟难兄 青开头的成语 特工 旡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异结尾的成语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