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42
八声甘州 小楼看月
作者: 郑元昭 〔清代〕
正纤尘不著碧天空,无际月波流。
望秋中水滟,晴边山色,尽入层楼。
旧梦西风苹末,湖渌荡轻鸥。
小集芳樽底,细话杭州。
夜永绿阴疏处,透冰绡露气,酒醒吟幽。
问金波渡雁,为孰寄边愁。
待扶倦同商瘦句,恨啼蛩又换一年秋。
栏杆曲吟慵还凭,不觉迟留。
在无尘的天空下,月光如水般流淌。
望着秋水泛滟,晴空中山色尽收眼底。
旧时的梦在西风中飘散,湖面轻轻荡漾着鸥鸟。
在芳香的酒樽底下,细语轻谈着杭州的美好。
夜色悠长,绿影稀疏处,透出冰绡般的露气,酒醒后吟咏幽思。
问那金波中飞渡的雁,谁寄来这边的愁苦?
等着扶着疲倦的身子讨论些瘦弱的诗句,恨那啼叫的蟋蟀又换来了一年秋。
靠在栏杆上慵懒吟唱,不觉已迟迟留下。
作者介绍: 郑元昭,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秋天,作者在小楼中独自赏月,感受自然之美与内心愁绪,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八声甘州 小楼看月》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深度。诗中“正纤尘不著碧天空,无际月波流”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澈的意境,月光照耀下的水面如诗如画,让人感受到秋夜的美好与静谧。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旧梦与轻鸥的游荡,似乎在表达对青春岁月的怀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夜深人静的时分,诗人醉酒而吟,透过薄薄的冰绡感受到露水的凉意,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和对生活的深思。诗的后半段“问金波渡雁,为孰寄边愁”透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不仅在问雁的去处,也在探寻自己内心的忧愁,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情感由外而内,层层递进,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深刻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正纤尘不著碧天空”的意思是:
a) 天空很脏
b) 天空非常清澈
c) 天空有很多云
诗人对秋水和山色的描述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渴望
“问金波渡雁,为孰寄边愁”中的“渡雁”象征着:
a) 旅行的人
b) 失去的青春
c) 飞往他乡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