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声甘州》

时间: 2025-05-04 03:32:59

诗句

看茫茫巨浸拍天浮,高原总成河。

任山林薮泽,不逢魑魅,却见蛟鼍。

万姓田庐漂荡,粒黍更如何。

郑侠流民意,图画难摹。

回想汉家物力,值秋风瓠子,一例悲歌。

念九州疏凿,才信禹功多。

幸年年、如云畚锸,筑金堤、千丈玉嵯峨。

从今始,奠鳌基稳,沧海无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2:59

八声甘州

作者:汪东 〔清代〕

原文展示:

看茫茫巨浸拍天浮,高原总成河。
任山林薮泽,不逢魑魅,却见蛟鼍。
万姓田庐漂荡,粒黍更如何。
郑侠流民意,图画难摹。
回想汉家物力,值秋风瓠子,一例悲歌。
念九州疏凿,才信禹功多。
幸年年如云畚锸,筑金堤千丈玉嵯峨。
从今始,奠鳌基稳,沧海无波。

白话文翻译:

看那无边的大水拍打着天空的浮云,高原也变成了河流。
在山林和泽地之间,虽然不遇到妖邪,却看见了蛟龙和鳄鱼。
万千百姓的田园被洪水冲荡,那些稻谷又能怎样呢?
郑侠流亡者的心意,画出来是多么困难。
回想汉朝的物力,值此秋风时节,真是悲歌一曲。
想到九州的水道疏通,才相信大禹的功绩丰厚。
幸好每年都像这云一样,使用铲子筑起千丈的金堤和玉山。
从今往后,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沧海也将平静无波。

注释:

  • 巨浸:指大水,形容水势浩大。
  • 魑魅:指妖邪鬼怪,此处表示没有遇到邪灵。
  • 蛟鼍:蛟龙和鳄鱼,象征水中之物。
  • 郑侠:指历史上流亡的侠士,象征失去家园的人。
  • 瓠子:指秋季的葫芦,象征丰收。
  • 九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 禹功:指大禹治水的功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含义深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助此作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治水功绩的赞美,蕴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通过描绘水灾的场景,传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关切和对历史治水英雄的赞美。诗中“巨浸拍天浮”的开篇,展现了自然的浩瀚与人力的渺小,紧接着对“万姓田庐漂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洪水带来的灾难。诗人在叹息之余,回忆起汉朝的物力和大禹的治水成就,寄托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盼。最后以“奠鳌基稳,沧海无波”结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看茫茫巨浸拍天浮”:描绘洪水浩浩荡荡,直逼天空,展现自然灾害的威力。
  • “高原总成河”:说明高原地区因水灾而变成河流,突出水势之猛。
  • “任山林薮泽,不逢魑魅,却见蛟鼍”:即使没有妖邪出现,仍然出现了水中生物,暗示了自然的威胁。
  • “万姓田庐漂荡,粒黍更如何”:即使田园遭灾,谷物的命运又能如何,表现了对人民困境的悲悯。
  • “郑侠流民意,图画难摹”:流亡者的心情难以描绘,表明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 “回想汉家物力,值秋风瓠子,一例悲歌”:追忆汉朝的物力,感叹农作物的凋零,展现历史的悲惨。
  • “念九州疏凿,才信禹功多”:思考大禹的治水伟业,强调治水的重要性。
  • “幸年年如云畚锸,筑金堤千丈玉嵯峨”:表达了希望每年都有建设,筑起坚固的防护。
  • “从今始,奠鳌基稳,沧海无波”:期望未来能够建立稳固的基石,海面平静,象征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洪水比作“巨浸”,形象生动。
  • 对仗:如“高原总成河”和“万姓田庐漂荡”形成对照,增强了音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回想汉家物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水灾的描绘,表现了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借以讴歌历史上治水英雄的功绩,表达了对未来安定生活的渴望和期待。

意象分析:

  • 洪水: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不可抗拒的命运。
  • 蛟龙与鳄鱼:代表水中的生物,暗示自然的威胁。
  • 金堤与玉山: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建设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巨浸”指的是什么? A. 大水
    B. 大山
    C. 大风
    D. 大雨

  2. 诗中提到的“郑侠”是指什么? A. 历史人物
    B. 侠客流亡者
    C. 农民
    D. 商人

  3.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绘战争
    B. 讴歌爱情
    C. 关注人民命运与治水英雄
    D. 赞美山河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强调豪情与人生的短暂,与《八声甘州》的忧国忧民形成鲜明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关心国家与人民命运,表现出与汪东相似的历史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历史:文化的交织》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挽拙庵杨居士 梅花 寄张东之 沁园春·画鷁凌空 赠鄂渚李广文 瓜州歌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 游古仙岩 贺新郎 郭帅遗蕨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依人 包含饶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仁民爱物 草字头的字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直取 绅士 绿林好汉 头晕 虎字头的字 偷期 千形万状 内应外合 包含补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