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事十首》

时间: 2025-04-27 08:40:43

诗句

不知边信近何如,但见朝朝发虎符。

河北几于九节度,漠南奚止五单于。

黑天肥瘗犹存孽,红贼巢荒尚有雏。

安得四方皆猛士,旄头扫尽一尘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0:43

原文展示:

不知边信近何如,但见朝朝发虎符。
河北几于九节度,漠南奚止五单于。
黑天肥瘗犹存孽,红贼巢荒尚有雏。
安得四方皆猛士,旄头扫尽一尘无。

白话文翻译:

我不知道边境的消息最近如何,只见每天都发出紧急的号令。
河北的局势几乎到了九个节度使的地步,而南方的敌人却只剩下五个单于。
黑暗的天空下,肥大的土匪依然存活着,红色的贼窝中尚有幼雏。
怎么才能让四方都聚集起猛士,举起旄头扫尽一切污秽呢?

注释:

  • 边信:边疆的消息。
  • 虎符:古代发号施令的符信,象征紧急的军事命令。
  • 九节度:指的是唐代的节度使,具有地方军政大权,形容局势严重。
  • 五单于:指北方匈奴的首领,表明敌人力量仍在。
  • 黑天:暗指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 肥瘗:形容土匪横行,生存状态。
  • 红贼:指盗贼,象征社会混乱。
  • 旄头:古代军旗的装饰,象征军队和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生于公元1187年,卒于公元1269年,曾任官职,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其诗风豪放,常以报国之情、忧国忧民的心态为主题。刘克庄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书事十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侵扰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边境局势的关注,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渴望,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

诗歌鉴赏:

《书事十首》中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未来的渴望。通过对边境消息的不确定性、敌人势力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开头的“不知边信近何如”道出了诗人对信息闭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接着,诗人以“河北几于九节度”和“漠南奚止五单于”两句,展现了敌人的强大与国家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警示。

而后面的“黑天肥瘗犹存孽,红贼巢荒尚有雏”则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动荡的印象,诗人对土匪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敌人的控诉,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忧虑。最后的“安得四方皆猛士,旄头扫尽一尘无”则是一种呐喊与呼唤,表现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渴望,希望能有更多的勇士出现,清扫战乱与混乱的局面。

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简练,通过对现实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担忧与希望,彰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知边信近何如:表达了对边疆消息的关注与焦虑。
  2. 但见朝朝发虎符:反映出每天都在发出紧急命令,暗示局势的紧迫。
  3. 河北几于九节度:比喻敌人势力的强大,情况危急。
  4. 漠南奚止五单于:显示南方敌人的存在与威胁。
  5. 黑天肥瘗犹存孽:暗示社会的混乱与黑暗,土匪仍在作恶。
  6. 红贼巢荒尚有雏:贼窝中仍有后代,隐喻社会问题依然严重。
  7. 安得四方皆猛士:渴望能有勇士出现,拯救国家。
  8. 旄头扫尽一尘无:象征着希望消灭一切邪恶与混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黑天肥瘗犹存孽,红贼巢荒尚有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 比喻:将敌人比作“虎符”,象征着紧急的军事局势。
  • 夸张:如“安得四方皆猛士”,强调了对英雄的渴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能担当重任、拯救国家的英雄人物的渴望,反映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信:象征对外部威胁的关注与不安。
  • 虎符:代表军事紧急状态,象征权威与力量。
  • 黑天:暗指社会的混乱与黑暗。
  • 猛士:象征希望与力量,代表那些能够改变局势的人。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特征,还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虎符”象征什么? A. 军事命令
    B. 地方官职
    C. 文化象征

  2. 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忧虑
    C. 漠不关心

  3. “安得四方皆猛士”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希望和平
    B. 渴望英雄出现
    C. 追求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渴望。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上有相似之处。

这些诗作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感慨,展现了古代诗人普遍的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刘克庄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神子 望江南 点绛唇(祐陵问:所带葫芦如何不开口,对御作) 渔家傲(对酒呈介甫) 春从天上来(鹤鸣奉旨) 雪夜渔舟 惜时芳(对竹赋) 望江南 苏幕遮 送姚校书因归河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隆 谥寶 衣字旁的字 文鹢 尉茂 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小字头的字 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韩陵片石 丿字旁的字 乐行忧违 逼邻 畸重畸轻 火字旁的字 包含踔的词语有哪些 悖入悖出 靡然成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