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陈师复寺丞二首》

时间: 2025-05-04 11:38:19

诗句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8:19

原文展示: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

白话文翻译:

我刚刚奏上奏折,墨迹仍然清新,又在袖中携带着疏文在榻前陈列。
小臣我忧国忧民,话语中没有隐瞒,先帝就像天一样,笑着不生气。
在皇宫门前,旗帜高扬,却空无一人去太学,路旁卧着的辙痕,几多遗弃的百姓。
愚钝的读书人未能理解上天的旨意,偏偏祝寿于他人,却让此人夭折。

注释:

  • 囊封:指奏折,囊指装奏折的袋子,封则是封印。
  • 疏榻:指用来放置书信或奏折的榻,疏是指书信。
  • 小臣:自谦的称呼,指作者自己,强调对国家的忠诚。
  • 无隐:没有隐瞒或保留。
  • 阙下:指皇宫的门前。
  • 举幡:指升起旗帜,象征着宣告或庆祝。
  • 太学:古代最高的学府。
  • 卧辙:指路旁的车辙,象征着失去生计的人。
  • 愚儒:自谦,指自己是读书人,未能理解天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词人、诗人,曾任官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为主。
  •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民众疾苦的背景下写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挽陈师复寺丞二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入剖析了当时社会的困境与政治的无奈。首句以“已奏囊封墨尚新”开篇,便引入了作者对国家事务的关心,表现出他对奏折的重视与急迫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阙下举幡空太学”的描写,展现出国家的衰败与教育的荒废,暗示了政治腐败使得人才得不到重用,社会失去了应有的生机。

诗中“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无奈与失望,表现出对当权者的不满,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展现出一位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中所面临的困惑和艰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已奏囊封墨尚新:刚刚上交的奏折,墨迹仍然清晰,表达了对时事的关注。
    2. 又携袖疏榻前陈:在袖中还携带着其他的书信,说明诗人仍在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3. 小臣忧国言无隐:以自谦的方式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忧虑,言语中没有隐瞒。
    4. 先帝如天笑不嗔:先帝的宽容与明智,像天空一样宽广。
    5. 阙下举幡空太学:在皇宫门前,旗帜高扬,但太学却空无一人,象征着人才的流失。
    6. 路傍卧辙几遗民:路旁的车辙,表明有多少百姓失去了生计。
    7. 愚儒未解天公意:自谦地说自己未能理解天意。
    8. 偏寿它人夭此人:却偏偏为他人祝寿,而让真正的人才夭折。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将先帝比作天,强调了其宽容与明智。
    • 象征:空太学与卧辙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百姓的困苦。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政治腐败的不满,以及对人才流失的深切悲痛,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 囊封:象征着对国家事务的重视与关心。
  • 太学:象征着教育与人才的培养,反映了国家的未来。
  • 卧辙:象征着社会的困境与民众的苦难,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已奏囊封墨尚新”指的是什么?

      • A. 奏折内容
      • B. 奏折的状态
      • C. 奏折的作者
      • D. 奏折的时间
    2. “阙下举幡空太学”中的“阙”指的是什么?

      • A. 学校
      • B. 皇宫
      • C. 村庄
      • D. 集市
    3. 诗中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

      • A. 政治腐败
      • B. 经济繁荣
      • C. 人才流失
      • D. A与C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国家动荡时期的忧虑。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兵车行》,两者都是对社会动乱和民众困境的深刻反思,但刘克庄更侧重于教育与人才的流失,而杜甫则更关注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直接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庐山 彭泽 小孤山 李杨河 拿吒石 发龙江 其二 发龙江 其一 寄胡光大 其三 寄胡光大 其二 寄胡光大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赐乐 乡利倍义 岩栖谷饮 好结尾的成语 大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戎垒 栾华 墙柳 一就手儿 校能 鬯字旁的字 负薪挂角 色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宠结尾的成语 包含荚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絮果兰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