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0:28
贵不见渠面,危曾活尔身。柰何施一饭,便责翳桑人。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世间冷漠与无情的感慨。诗中说:“你们可曾见过那个人的面容?他曾经为你们的生存付出过努力。可是如今,你们却因为施舍一餐饭,就对那些为你们遮风挡雨的人心存责难。”
"翳桑人"是指那些为他人提供庇护的人,可能与古代的社会责任感相关,表达了对社会冷漠的批判。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擅长诗文,尤其以古体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情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人情冷暖的描写,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思索。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冷漠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质问的方式,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们对曾为其付出的人所表现出的冷漠与无情。开头的“贵不见渠面”就引发读者的思考,指向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帮助却被遗忘的人。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施舍与责难放在一起,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私与无情。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仅是在表达个人的感受,更是在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责任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引发了对人性、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情冷漠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责任感的呼唤,以及对人性自私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渠面”指代什么?
诗中“施一饭”的含义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两者都探讨了人情冷暖,但《琵琶行》更侧重于个人的遭遇和情感,而《朱家》则更关注社会对人的态度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