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2:34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
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南方的寒冷调子如杵声,西江的余晖映照着我的车。
旅客的愁苦连同蟋蟀的鸣叫,古老的亭子旁芦苇摇曳。
不再回头牵着青丝的马,虚空中燃烧着夜晚的烛光如花。
老翁须发皆白,细细品味着流动的晚霞。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生于盛唐时期,经历安史之乱,目睹国家的动荡与民生的苦难。他的诗歌关注社会、政治、民生,风格沉郁顿挫。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局动荡,国家沦丧,身处官场的杜甫常感孤独与愁苦。此诗写于他与友人相聚之时,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透着对社会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是一首充满了情感与思索的诗。诗开头以“南国调寒杵”,在调子与声音中渗透出浓厚的孤独感,暗示了诗人处在一个寒冷的环境中,情感上也感到孤寂。接着“西江浸日车”,则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惆怅与感伤。诗中“客愁连蟋蟀”,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孤独,也通过蟋蟀的鸣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苦。接下来的“亭古带蒹葭”,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古亭与芦苇的意象相互交融,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后两句里,“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奔放与如今的无奈,表达出对逝去青春的怀念与感慨。“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则描绘了老翁的从容与淡定,似乎在劝诫诗人珍惜当下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诗歌的主题在于对岁月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基调深沉而温暖。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中提到的“寒杵”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快乐
“西江浸日车”描绘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日出
B. 日落
C. 雨雪
诗中“老翁须地主”表现了老翁的什么特质?
A. 年轻
B. 从容
C. 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