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4:06
北楫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船只停泊在河岸的情景,船头和船尾在水中摇曳,彼此相对,令人心生怜爱。那孤独的根系深扎在波涛汹涌的水底,世人除了蛟龙之外,谁也不知道它的存在。
“蛟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常被视为水中的龙,象征着力量和神秘。在此诗中提到的“蛟龙”,可能暗示着某种隐秘的力量或存在,进一步强调了“孤根”的孤独和被世人忽视的状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苏临海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及思想家。他是宋代变法的主导者之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显著贡献,作品兼具理性与感性,风格多样。
《金山三首》写于王安石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他在政治、社会变革中的复杂心态。
王安石的《金山三首 其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邃的哲理。首句“北楫南樯泊四垂”,描绘出船只在水面上停泊的景象,给人以静谧的感受,暗示着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依赖与寄托。接着“共怜金碧烂参差”,诗人通过对水面光影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珍视和向往。
后两句则转向思考与哲理:“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这两句极具哲理,表现了对孤独存在的深刻理解。孤根的万丈根系象征着深藏不露的内在力量,尽管外界无法察觉,但它却在水底静静生长,展示出一种坚韧与隐秘。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映射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坚守内心世界的态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凝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艺术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孤独与内在力量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思想和对世界的观察。
诗中提到的“孤根”象征什么?
“北楫南樯”中的“楫”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蛟龙”意指什么?
王安石与李白的诗作同样涉及自然与孤独,但王安石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豪情壮志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为读者提供了多样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