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0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04:15
御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
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
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
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天气中穿着轻便的蕉叶衣服,手扶着瘦弱的竹杖,站在栏杆上诵读经文,药香四溢,环绕在廊道之间。黄昏时分,槿花在无风的夜晚缓缓凋落,秋虫在鸣叫,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身心放松,可以休息片刻,尽管生病,但心中依然有愉悦的情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诗歌通俗易懂而广受欢迎。他的作品关注社会民生,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的关怀。
《偶咏》写于诗人年老时,正值身体虚弱,内心却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亲近与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即使在病痛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偶咏》是一首描写身心状态的诗作,表面上看,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展示了自己在生病时的闲适生活,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哲思。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穿着蕉衣,手扶竹杖的画面,既表现出诗人对清凉的渴望,也暗示了身体的虚弱。接着,诗人通过诵经和药香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体现出他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通过“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的意象,表达了生命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槿花的凋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秋虫的鸣叫则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给人以时光流转的感慨。而最后两句“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即使在病痛中也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情趣,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乐天派”诗人的个性特征,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即使在生病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反映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白居易乐观的人生态度。
《偶咏》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蕉衣”象征什么?
“秋虫欲雨鸣”中虫鸣的意象代表什么?
与白居易的《偶咏》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生活的感受,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两者虽然风格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