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2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25:43
原文展示:
义重莫若妻,生离不如死。
誓将死同穴,其奈生无子。
商陵追礼教,妇出不能止。
舅姑明旦辞,夫妻中夜起。
起闻双鹤别,若与人相似。
听其悲唳声,亦如不得已。
青田八九月,辽城一万里。
裴回去住云,呜咽东西水。
写之在琴曲,听者酸心髓。
况当秋月弹,先入忧人耳。
怨抑掩朱弦,沉吟停玉指。
一闻无儿叹,相念两如此。
无儿虽薄命,有妻偕老矣。
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氏。
白话文翻译:
妻子的义情重于一切,生离死别不如死去。
誓言要同埋在同一个坟墓,但生来却没有孩子。
商陵的礼教使得妻子无法留在家中,
舅舅和姑姑清晨告别,夫妻却在半夜起身。
起来听见双鹤的别离,似乎与人相似。
听那悲哀的鸣叫声,仿佛是无奈之举。
青田在八九月,辽城在万里之外。
徘徊在归去的云间,泪水流淌东西的水。
琴曲中写下这情景,听者心肠酸痛。
更何况在秋月下弹奏,忧虑便先入耳中。
怨恨掩盖着朱弦,沉吟时停下玉指。
一听到无儿的叹息,彼此思念如此。
虽说无儿命薄,但有妻相伴到老。
幸好免去生离死别,胜过商陵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众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妻子深厚感情的缅怀以及对生离死别的深切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妻子的深情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对爱情和家庭的理解。诗中以“义重莫若妻”开始,强调了妻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表达了生离死别的痛苦,誓言与妻同穴,显示了深厚的情感。通过描绘双鹤的别离,诗人引发了对人间相似情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无奈和悲哀。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进一步探讨了无儿的哀伤和夫妻之间的相互依赖,强调了即便无儿,夫妻相伴的生活仍有其价值。诗中对秋月的描写,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使得全诗充满了浓烈的思乡与思念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妻子深厚情感的怀念,反映出他对生离死别的痛苦和对家庭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商陵”指的是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李白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后者则多表现豪放的意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