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31
萧疏秋竹篱,清浅秋风池。
一只短舫艇,一张斑鹿皮。
皮上有野叟,手中持酒卮。
半酣箕踞坐,自问身为谁。
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
悠然意自得,意外何人知。
在稀疏的秋竹篱笆旁,清澈的秋风轻拂着水面。一只小船悠然停泊,船上铺着一张斑斓的鹿皮。鹿皮上坐着一位野老,手中拿着酒杯,微醺之际,他半坐着,心中默默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想起严子(严子陵)在垂钓的日子,苏门(苏轼)长啸时的情景。心中悠然自得,然而又有谁能理解他的心境呢?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爱情、生活、政治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秋池独泛》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此时常常追求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安宁,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思考。
《秋池独泛》是一首描绘秋日宁静景致的诗作,透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悠然自得。诗中首先描绘了秋竹和清风,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以短舟和鹿皮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淡泊。坐在船上的野老,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手中持酒,既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世俗的反思。
诗中的“自问身为谁”一语,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在回忆严子和苏门的场景时,诗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历史人物相对比,显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灵魂的追求。最后一句“意外何人知”,则点明了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即使拥有这种自得的心境,也难以被他人理解的感慨。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恬淡而又孤独的意境,是白居易对个人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个人存在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孤独,传达出一种哲学的高远。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诗中提到的“野叟”是指什么?
“自问身为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