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9:36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
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
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
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
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
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我懒得打扮,心里感觉无趣,迎接的兴致也逐渐减少。
正值酷热的季节,幸好有客人来访不多。
湿润的池边泥土,凉爽的竹下门扉打开。
露天的床上铺着青色的席子,微风轻拂着白色的衣裳。
院子静悄悄地留着和尚过夜,楼上空荡荡地让妓女回去。
即便衰老残缺,仍然强作欢宴,这种事情早已知道是不对的。
本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午后,表现了作者在炎热天气中的懒散心情和对客人稀少的感慨。诗中的“留僧宿”和“放妓归”表现了生活的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诗三大家”。其诗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关心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盛夏,作者因时节炎热和人情冷淡而感到懒散,借此抒发自己对人生短暂、欢乐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时热少客”为题,诗人通过描写炎热的夏日和客人稀少的情境,展现了内心的懒散与无奈。开篇的“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便道出了诗人在酷热下的惰性与心情的沉闷,随着天气的炎热,社交的兴致也随之减弱,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池边的湿润、竹下的凉爽,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宁静与安逸,似乎对炎夏有些解脱。后面的“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则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冷淡,似乎在无奈中流露出对往昔热闹的怀念,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最后一句“衰残强欢宴”更是道出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尽管心中明白欢乐并非长久,但仍然强作欢颜,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哲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社会的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的对比。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际关系的冷漠,深刻揭示了人情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