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8:10
赋得九月尽(秋字)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霜降已过三十天,树上仅剩下一片秋叶。
阴暗的天空迎来了落日,凉爽的月光已经照尽了残留的钓钩。
半夜时分,烟灰移走了琯,明晨帝王的御裘将被穿上。
潘安在今夜经过,休要在诗中吟咏愁苦。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太和。他与白居易交情深厚,主张“诗要言志”,常在诗中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秋季,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情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捕捉了秋天的宁静与凄凉,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赋得九月尽》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以“霜降”作为时间的节点,点明秋天已深,树上仅存的一片叶子象征着生命的孤寂与无奈。接下来的“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则通过“落日”与“凉魄”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秋天的寒冷。此时,诗人内心的愁苦愈加明显。
诗的后半部分“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则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和明天的预期,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反思。最后一句“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则点出了与好友潘安的相遇,暗示在美好的人与事面前,诗人却依然选择沉浸在自己的愁苦之中。这种情感的矛盾,使整首诗在抒情中又增添了一层哲理的深度,展现了元稹对生命、时间与美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秋天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纠结,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A. 霜降三旬后
B. 明朝帝御裘
C. 潘安过今夕
D. 半夜灰移琯
诗中提到的“凉魄”指的是什么?
A. 温暖
B. 月光
C. 太阳
D. 星星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愁苦
C. 怒火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