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8:32
赠边将
作者: 施肩吾 〔唐代〕
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
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
皂貂拥出花当背,白马骑来月在鞍。
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这首诗表达了身为边疆将领,牺牲小我、奉献国家的决心和艰辛。诗人提到自己甘愿为国捐躯,尽管经历了许多的战斗与风霜,身上留下了不少伤痕。描绘了他身上的铠甲冰冷,战斗时的装备沉重,伴随着孤独与寒冷。骑马时月光照耀在马鞍上,尽显壮丽。然而,心中依然忧虑敌人来袭,时常需要查看阵图以备战斗。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边塞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边疆将士的艰辛与壮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战争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争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边将的生活和心理,表现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战斗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边疆将领的英勇和艰辛。开头两句直入主题,抒发了将领为国捐躯的决心与战斗带来的痛苦,显示了将士们常年征战所承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装备的冰冷与沉重,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边疆将领对于敌人入侵的忧虑,体现了深切的责任感和警惕性。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深刻,体现了施肩吾对英雄将士的崇敬以及对战争的沉重思考,使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比铠甲的寒冷与心中燃烧的热情,诗人在情感上达到了深刻的共鸣,传递出一种壮怀激烈的爱国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边疆将领对国家的忠诚、对战斗的无畏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将士的奉献精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犬戎”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古代的游牧民族
C. 一种兵器
诗中“轻生奉国不为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轻视
B. 对国家的忠诚
C. 对战争的恐惧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个人的悲伤
B. 边疆将领的奉献与牺牲
C. 自然风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肩吾的《赠边将》与王昌龄的《出塞》均描绘了边疆将士的生活与战斗,但施肩吾更侧重于将领的内心感受和对国家的忠诚,而王昌龄则更强调战争的壮阔场面和边塞的景色。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赠边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