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0:17
浣溪沙(南湖望中)
作者: 陈亮 〔宋代〕
爽气朝来卒未阑。
可能着我屋千间。
不须拄笏望西山。
柳外霎时征马骏,
沙头尽日白鸥闲。
称心容易足君欢。
清晨的爽气还未完全散去,
可能这气息让我感到拥有千间房屋。
不必手持权杖去远望西山。
柳树之外,忽然看到征马飞奔,
沙滩上,整日有白鸥悠闲地飞翔。
让人心满意足的事情,容易让君主欢喜。
“拄笏”是古代官员的象征,代表权力与地位。诗中提到不必手持权杖去眺望西山,表达了对权力的淡泊与超然。诗人在清晨的自然景象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不再追求名利。
作者介绍: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公甫,号觉民,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和清新著称,风格独特,常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浣溪沙(南湖望中)》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心境的诗作,诗中通过清晨的气息、柳外的征马与沙头的白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诗的开头“爽气朝来卒未阑”用清新的空气引入,给人一种新鲜感与生机,接着诗人感慨这种爽气能让他感受到如同拥有千间房屋般的富足,而不必倚靠权力去追求远方的西山。
在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征马骏”和“白鸥闲”构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画面,征马奔腾象征着激情与奋斗,而白鸥则象征着宁静与悠闲,表现了诗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向往简单和安静的心态。这种对比不仅使诗歌更加生动,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既是对外界自然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充分展现了南宋词人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权力的淡泊,体现了在快节奏生活中对简单宁静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状态与情感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爽气朝来卒未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感慨时间流逝
B. 清新自然的美好
C. 对权力的追求
“不须拄笏望西山”中,“拄笏”的含义是?
A. 手持武器
B. 手持权杖
C. 手持书本
诗中描绘的“白鸥”象征什么?
A. 动感与活力
B. 悠闲与宁静
C. 忧伤与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