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2:41
念奴娇·扁舟夜泛
作者: 王自中 〔宋代〕
扁舟夜泛,向子陵台下,偃帆收橹。
水阔风摇舟不定。依约月华新吐。
细酌清泉,痛浇尘臆,唤起先生语。
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
还念古往今来,功名可共,能几人光武。
一旦星文惊四海,从此故人何许。
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
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乘着小船,驶向子陵台下,收起了船帆和桨。水面宽阔,风吹得小船摇摇晃晃,似乎不安定。月光若隐若现,刚刚露出。诗人细细品尝清泉,畅快地洗去心中的尘虑,唤起了古代先生的言语。回想当年钓鱼,究竟是为了谁在烟雾弥漫的水边高卧。古往今来,追求功名的人能有几位像光武帝那样显赫呢?一旦星辰的光辉震惊四海,从此,故人又在何处呢?最终,身着华丽衣裳的生活,不如安静的蓑衣和斗笠,心灵的契合已久。天低云淡,浩然的气概让我想要高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自中,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乘船游览,思索人生的意义和对名利的追求,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追忆。
《念奴娇·扁舟夜泛》是一首典型的宋词,诗人以夜晚的舟行作为引子,展开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恬淡而又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先,诗人通过“扁舟夜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舟行于水面之上,月光洒在水面,给人一种幽静而优美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更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在“细酌清泉,痛浇尘臆”一句中,诗人通过饮水的动作,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洗净,象征着一种内心的自省和追求清净的生活态度。
其次,诗人回顾往昔,提到“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不仅表达了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也反映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诗人意识到历史上能取得显赫成就的人并不多,“功名可共,能几人光武”表明了他对世俗功名的冷静思考。
最后,结尾处的“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时的壮志与豪情,尽管对名利的看淡,但内心依然怀有对理想与志向的追求。
整首词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词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词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扁舟夜泛”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光武”是指__。
判断题: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渴望。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自中的《念奴娇·扁舟夜泛》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主题上都探讨了人生哲理,但王自中更集中于内心的宁静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苏轼则在历史的背景下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两者都以自然景象引发深刻的思考,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