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9:53
送乔判官赴福州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
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
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乔判官前往福州的情感。诗人询问他扬帆出发向何处去,随着东风驶向远方。远离家乡,少有人烟,通往王程的路犹如鸟儿飞翔。江水在峡谷底部蜿蜒流淌,山色在闽地聚集。你离开后,残余的景象让我怜惜那空荡荡的百越大地。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逢辰,唐代诗人,官至给事中,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高远,尤擅写送别和山水。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友人乔判官即将前往福州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送别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
《送乔判官赴福州》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头以“扬帆向何处”引入,表现了对友人出发的疑问与期待,随即“插羽逐征东”则生动地描绘了航行的场景,仿佛能够看到船只在东风的引领下远航,象征着对未来的追求与探索。
接下来的“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呈现出一种孤独感,诗人在描绘远方人烟稀少的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旅途将是孤独的,而“鸟路”则给予了这种孤独一丝生动的对比,既有自然的灵动,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感悟。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描绘了福州的自然风光,江水蜿蜒,山色苍翠,营造出一幅秀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深切思念与对故乡的惋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极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情感复杂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扬帆”主要指什么?
A. 船只起航
B. 追求理想
C. 离别的情感
D. 旅行的准备
“夷落人烟迥”中的“迥”是什么意思?
A. 遥远的
B. 繁华的
C. 亲切的
D. 空旷的
诗中哪个意象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A. 江流
B. 山色
C. 鸟路
D. 夷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