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3:26
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
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
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
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苍梧山在哪里呢?斑竹却在这里成林。
点点的泪水留下痕迹,枝枝的竹子寄托着我的心情。
寒山的回声悠远而饱满,秋水的倒影却显得格外深邃。
想寻觅樵夫的路,却在雾气中无法找到。
“苍梧”与“斑竹”在古诗中常常与隐士、思乡等情感相关,苍梧山是古代文人所向往的隐居之地,诗人在此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
刘长卿,字梦得,唐代诗人,生于今湖南省。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游历湘中时,诗人或因眷恋故乡,或因对人生的思索,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引入,展现了山水的幽静与诗人内心的迷茫。苍梧山的隐喻不仅指向地理位置,更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传达出对离别的伤感,斑竹成为了情感的寄托,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深情的美感。
“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两句,通过寒山与秋水的对比,深化了孤独的情感。寒山的回声是悠远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重,而秋水的深邃则象征着内心的复杂与难以捉摸。最后一句“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则展示了诗人在寻找生活方向时的迷惘,樵人代表了自然生活的简单与真实,但在浓雾中却难以寻觅,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与人文的反思,是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展现出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方向的迷惘,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深情的情感基调。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诗歌的情感核心,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深邃与复杂。
诗中提到的“苍梧”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省
B. 江西省
C. 四川省
“点点留残泪”的意思是什么?
A. 残留的泪水
B. 点滴的快乐
C. 凝聚的思念
诗人想要寻找的“樵人”象征着什么?
A. 简单的生活
B. 复杂的人生
C. 远方的理想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刘长卿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寄托,而王维则更多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