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早发故山作》

时间: 2025-04-25 19:02:15

诗句

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

谷响猿相应,山深水复重。

餐霞人不见,采药客犹逢。

独宿灵潭侧,时闻岳顶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2:15

原文展示:

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
谷响猿相应,山深水复重。
餐霞人不见,采药客犹逢。
独宿灵潭侧,时闻岳顶钟。

白话文翻译:

在云门山夹峙的陡峭岩石之间,石路上长松树成荫。山谷里猿猴的叫声相互应和,深山中水流重重叠叠。吃霞的仙人看不见,而采药的客人却偶尔相逢。独自一人宿于灵潭旁,时不时听到岳顶寺的钟声。

注释:

  • 云门:可能指云门山,地名。
  • 夹峭石:形容石头高耸陡峭。
  • 荫长松:松树遮荫,树木茂密。
  • 谷响猿相应:山谷中猿猴的叫声互相回应。
  • 山深水复重:山中水流重重叠叠,形容山水景色幽深。
  • 餐霞:指仙人或隐士,意指享受自然的美好。
  • 灵潭:灵秀的潭水,指自然景观。
  • 岳顶钟:岳山顶上的钟声,可能是庙宇或寺院的钟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字君明,号青山,生于盛唐,活动于中后期。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隐逸生活为主,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早发故山作》创作于马戴游历故乡的途中,表现了他对故乡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首联“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描绘了高耸的岩石和长松树遮荫的小路,勾勒出一种险峻而幽静的环境。接下来的两句“谷响猿相应,山深水复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的静谧,猿猴的叫声在山谷中回荡,既有生气又显得孤独,水流重重叠叠,给人以深邃的感觉。

最后两句则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宿于灵潭旁的孤独感,以及偶尔听到的钟声带来的思乡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的美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门夹峭石:描绘云门山的险峻。
  2. 石路荫长松:石路长松成荫,展现自然美。
  3. 谷响猿相应:山谷里猿猴叫声相应,表现生动。
  4. 山深水复重:深山里的水流错落有致,意象丰富。
  5. 餐霞人不见:隐士难见,反映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 采药客犹逢:偶尔遇到采药的客人,增添人情味。
  7. 独宿灵潭侧:独自一人,表现孤独感。
  8. 时闻岳顶钟:偶尔听到钟声,唤起思乡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餐霞”暗指隐士生活。
  • 拟人:猿猴的叫声仿佛在回应,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如“石路荫长松”和“谷响猿相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山水与隐逸生活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彰显了唐代士人的高洁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门:象征高远、险峻的境界。
  • 猿声: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孤独。
  • 灵潭:象征宁静与心灵的归处。
  • 钟声:象征思乡和人文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门夹峭石”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观? A. 河流
    B. 山峰
    C. 森林

  2. “谷响猿相应”中的“猿”是指? A. 一种鸟
    B. 一种兽
    C. 一种虫

  3. 诗中提到的“餐霞”指的是? A. 游人
    B. 仙人
    C. 渔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马戴的《早发故山作》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山水景色,前者更注重描写人文情感与孤独,后者则强调宁静与和谐,展示了不同的风格与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

相关查询

木兰花 木兰花慢 其一 木兰花(寿伯母太夫人上官氏) 木兰花慢 会有诏止征南之行,复以木兰花慢 木兰花 木兰花 秋思 木兰花慢 新霁过蝶庵访云臣不遇词以柬之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和张孝祥《于湖诃》 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瞪舌彊 玄字旁的字 智勇双全 证照 立刀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趦趄却顾 隶字旁的字 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严词厉色 引述 瓜田李下 雪风 志士仁人 足字旁的字 生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