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1:04
次韵陪驾观灯
王安石
绣筤含风下玉除,
宫商挟奏斐然殊。
福祥周室流为火,
恩泽尧樽散在衢。
伏枕但能知广乐,
挥毫何以报明珠。
愿留巾箧归田日,
追咏公欢每自娱。
这首诗描绘了在灯会上观赏绚丽灯光的情景。诗中提到,绣制的灯具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悦耳的音乐,给人以美好的享受。福气与祥和如同火焰般在周公的家中流淌,恩泽如同尧舜时代的美酒,洒满街头。诗人在床上休息时,内心仍然能感受到广泛的欢愉,提笔写诗又怎能报答这明珠般的美好呢?他希望能留在田园中,享受每一天的快乐,追吟诗歌以自娱自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一生致力于变法,推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倡导实用主义,在文学方面以诗、文、词、赋俱佳,尤其在诗歌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陪皇帝出游观灯之际,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象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权力和自由生活的思考。
王安石的《次韵陪驾观灯》是一首充满感情与意象的诗作。整首诗在欣赏灯会的场景中,透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篇用“绣筤含风下玉除”描绘出灯会的华美与热闹,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福祥周室流为火,恩泽尧樽散在衢”反映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的期待。
在后半部分,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繁华之中,但他更希望能回归田园,享受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形成了和谐而富有韵律的效果,彰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繁华生活的享受与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提到的“绣筤”指的是什么?
王安石希望能回归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诗中提到的“恩泽”是指什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王安石的《次韵陪驾观灯》更注重生活的享受与美好愿景,杜甫则更多地揭示了社会的困境与个人的无奈。王安石的诗歌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而杜甫的作品则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