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12
冬夜闻虫
白居易 〔唐代〕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这首诗表达了听到冬夜虫鸣的感受。虫鸣声在冬天中让人思念秋天的苦楚,虫子不明白愁苦的人听到它的声音也会感到忧愁。作为年长者的我听了不觉得畏惧,但年轻人听了却会感到更多的烦恼。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常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关切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思考的时期。冬夜的虫鸣声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冬夜闻虫》通过冬天的虫鸣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虫鸣在寒冷的季节中显得格外孤独,带有一种凄凉的美感。诗中提到的“虫声冬思苦于秋”,不仅仅是对秋天的怀念,更是对逝去时光的反思与惆怅。虫子在冬天仍然鸣叫,似乎在告诉人们,生命依然在延续,但这种延续却是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苦楚。
诗人以老翁的身份,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从容,尽管他听到虫鸣并不感到畏惧,但他又用对比手法,暗示年轻人对生活的敏感与脆弱。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写,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受,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时间、生命和情感的流逝,表达了对年轻人敏感情感的理解与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黄庭坚
诗中提到的“虫声”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思考
C) 丰收
D) 年轻
诗人对待虫鸣的态度是:
A) 畏惧
B) 无所谓
C) 忧愁
D) 恶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