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0:20
拣得琅玕截作筒,缄题章句写心胸。
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
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
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我挑选琅玕制成筒,封缄上题词句来表达我的心声。
随风飞翔时我总是欢喜如鸟,渡水时却常常担忧变成龙。
粉色的节杆坚固如太守的信义,霜白的竹子冷静地如大夫的容颜。
烦请你为我吟咏,这让我心生愧疚,鱼目与骊珠其实都是同一封印。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关注民生,尤以《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与友人微之唱和时写成,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创作水平的谦逊和自省。
白居易的《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在这里以竹筒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提到“琅玕”的竹筒,象征着诗人对诗歌内容的珍视,暗示诗歌的珍贵与独特。诗中“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描绘了诗人在创作时的自由与担忧,表现出诗人对变化和人生的思考。
后两句“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则通过对竹子的比喻,体现了诗人在创作中追求坚韧与冷静的态度。结尾处对友人的请求,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表达出一种对艺术创作的敬畏与对友谊的珍重。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真挚,展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与独特见解,值得细细品味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对友人的感激,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谦逊,反映出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拣得琅玕截作筒”中的“琅玕”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____”中缺少的词是?
判断题:诗人对自己的诗才充满自信。(是/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