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6:26
点绛唇·别後长亭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别後长亭,翠芜寂寞分襟地。雁书空寄。归梦频东里。一曲秋风,写尽渊明意。凝情际。雨襟烟袂。都是黄花泪。
在离别后的长亭,青翠的草木静谧而孤寂,仿佛分开了我的心。雁阵的书信无法传达我的思念,归来的梦常常萦绕在东边的故乡。秋风的一曲,写尽了陶渊明的情感。此时此刻,我凝望着远方,雨水打湿了我的衣襟和轻纱,都是那黄花的泪水。
陶渊明(365-427)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提及的“渊明意”即指他的隐逸情怀与对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词人,擅长描写离别、思乡等情感,作品常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内心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点绛唇·别後长亭》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词作。全词在字句的铺陈上,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与思乡的情绪。开头的“别後长亭”便设定了一个清冷、孤寂的场景,蕴含着深厚的情感。翠绿的草地与寂寞的环境相映成趣,增添了一种哀愁的氛围。
“雁书空寄”一句,运用了“雁”这一传统意象,既表达了思念的无奈,也暗示了寄托与期待。接下来的“归梦频东里”则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频繁梦回的情景令人感同身受。
诗中提及“秋风”,不仅传达了季节的变迁,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是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最后,以“黄花泪”收束,诗人借菊花的泪水表现了离别的痛楚,营造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沉郁氛围。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之后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令人感受到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乡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们在分别时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人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雁书空寄”中的“雁”象征什么?
A. 归乡
B. 思念
C. 离别
D. 自由
诗中提到的“黄花”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哀愁
C. 友情
D. 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