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4-27 14:16:10

诗句

崛起商岩後,清忠士论归。

法知商鞅弊,议折董宏非。

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

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6:10

原文展示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崛起商岩後,清忠士论归。
法知商鞅弊,议折董宏非。
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
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个忠诚正直的人在被贬谪后,心中仍然怀念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商岩崛起后,正直的士人们讨论着归属的问题,商鞅的法制弊端被提及,而董宏的非议也被讨论。经过流亡的生活,他头发已白,但仍然怀有高远的志向,依然希望能飞升于紫微星。最后,他又骑着箕尾星远去,留下朝野的人民无不流泪。

注释

  1. 商岩:指商朝的山岩,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高升。
  2. 清忠士:指清白忠诚的士人。
  3. 商鞅: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因推行变法而被称道,但也因其法制的严苛受到争议。
  4. 董宏: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官员,其言论受到质疑。
  5. 迁谪:被贬谪,流亡。
  6. 紫微:古代天文学中指代帝王之星,象征着高贵与荣耀。
  7. 箕尾: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星宿,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宋代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其词风清新婉丽,情感细腻,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秦观身处政治风波之际,他对时局的无奈与忠诚之士的遭遇感同身受,表达了对被贬谪人士的哀悼与敬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忠臣在逆境中的悲壮与坚韧。诗人首先提到“商岩”,象征着权力的崛起,而在权力背后,清白忠诚的士人们却不得不面对归属与理想的抉择。商鞅和董宏的提及,反映了历史对法律与官员的双重标准,揭示了政治的复杂与人性的无奈。

“迁谪生华发”一句,透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理想破灭的感慨,尽管身处异乡,士人的豪情依然未减,向往着更高的理想。最后的“朝野涕空挥”则表达了士人远去后,留下的悲伤与惋惜,仿佛呼唤着对忠臣的追忆,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崛起商岩後:形容权势的上升与兴起。
  2. 清忠士论归:忠诚的士人开始讨论归属的问题。
  3. 法知商鞅弊:提及商鞅法制的缺陷,反映法治的争议。
  4. 议折董宏非:讨论董宏的非议,反映政治上的不公。
  5. 迁谪生华发:因贬谪而白发苍苍,体现人生的无奈。
  6. 骞腾上紫微:追求更高的理想与目标。
  7. 又骑箕尾去:象征着志向的高远与追求的持续。
  8. 朝野涕空挥:人们对忠臣的惋惜与追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紫微”与“箕尾”来象征理想与追求,别具一格。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忠臣被贬谪的深切同情与敬意,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士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商岩:象征权力与地位的上升。
  2. 紫微:象征高贵与理想。
  3. 箕尾:代表追求与理想的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忠士”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忠诚的士人
    B. 背叛的官员
    C. 平民百姓

  2. “迁谪生华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喜悦
    B. 愤怒
    C. 无奈

  3. “紫微”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低贱
    B. 权力与理想
    C. 乡愁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秦观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秦观的情感更为细腻,富有个人色彩,而陆游则更具豪情壮志,展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秦观诗词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凤引雏 林同年被檄来体访民租寓僧舍有诗因次韵 头韵双桂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三 镜月酒后戏呈及甫 和虞仲易送行 其二 次张义立登九顶三绝 其三 乌尤 蜘蛛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六 午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荒郊旷野 挟冰求温 兔角牛翼 废然而返 入闱 馬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油画颜料 宽隐 包含厌的成语 委曲从俗 包含淳的词语有哪些 枪刀剑戟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转东过西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