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孙莘老挽词四首》

时间: 2025-05-03 18:23:41

诗句

月旦尝居第一评,立朝风采照公卿。

门生故吏知多少,尽向碑阴刻姓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3:41

原文展示

孙莘老挽词四首
作者: 秦观

月旦尝居第一评,
立朝风采照公卿。
门生故吏知多少,
尽向碑阴刻姓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孙莘老的怀念和敬仰。诗中提到,孙莘老在月旦(古代科举考试的评定)中曾位列第一,立朝的风采照耀着公卿们。门生和旧日的官吏有多少人呢?都在碑阴上刻下了他们的名字,表现出对他深深的怀念与追忆。

注释

  • 月旦:古代对科举考试的评定,通常指考试后的评审。
  • 立朝:指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
  • 公卿:古代对高级官员的统称,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 门生:指学生,特别是指弟子。
  • 故吏:指曾经的官吏。
  • 碑阴:指墓碑的背面,象征着对去世者的追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婉约。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对好友孙莘老(孙光宪)的悼念,孙莘老在世时才华横溢,深得人心。诗作在孙莘老去世后,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和对其成就的认可。

诗歌鉴赏

这首《孙莘老挽词四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提到孙莘老在月旦中名列前茅,立朝的风采照耀公卿,这不仅是对他才华的肯定,也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接着,作者用“门生故吏”来展现孙莘老的影响力,暗示着他在教育和政治方面的成就,以及为后人所铭记。

整首诗情感真挚,流露出对友人的敬仰与哀伤,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句的用词精炼而准确,构建了生动的意象,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在高度凝练的语言中,既表达了对孙莘老的追忆,也寄托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月旦尝居第一评:月旦时,孙莘老曾经在评定中名列第一,显示他的才华和成就。
    • 立朝风采照公卿:他在朝中有着出众的风采,受到公卿们的尊敬与仰慕。
    • 门生故吏知多少:他的学生和曾经的同僚有多少人呢,暗示着他的影响力。
    • 尽向碑阴刻姓名:这些人都在墓碑上刻下了名字,表达对他的追忆和怀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门生故吏”与“碑阴刻姓名”,形成一种对称美。
    • 象征:碑阴象征着对亡者的追思,传达了深厚的情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孙莘老的怀念,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敬仰以及对友谊深切的哀思,反映了文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月旦:象征着科举与知识的评定,代表着才华与成就。
  • 公卿:象征着权力与尊荣,反映了社会地位。
  • 碑阴:象征着追忆与怀念,承载着对逝者的思念与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秦观
    • C. 李白
    • D. 杜甫
  2. 填空题:孙莘老在月旦中曾位列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孙莘老对公卿们有很大的影响。 (对/错)

答案

  1. B
  2. 第一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诗词对比

    • 秦观与苏轼的作品都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但秦观的表达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
    • 苏轼的豪放与秦观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两者均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秦观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遂昌卸任 同曹泰宇赋宝化凤花二首 次韵赠本兰亭上人 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 其七 岳武穆祠 伏承示及毛公平仲墓铭且索挽诗熹不及识毛公而爱重其文旧矣义不可辞顾已不及其虞殡姑以数句 汉武帝 无题 寄颜子 脩省斋诗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屹立不动 饴津 文穷 弓字旁的字 罔所顾忌 距人千里 謇谔自负 門字旁的字 综括 罢诉 儿字旁的字 守备 不留痕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