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0:02
原文展示: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赵蕃 〔宋代〕
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 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 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
白话文翻译:
月亮等待着中秋的到来,阴云却在一夜之间增多。 在期盼中,老眼显得更加孤独,暗地里,吟诗的肩膀耸起。 灯婢深深地照亮,桃木席子冷冷地废弃了睡眠。 思念啊,你在哪里?有梦却隔着山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创作于中秋前夕,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期盼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前夕,诗人因连日阴云而无法见到月亮,心中充满了对月亮的期盼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无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期盼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描绘了中秋前夕的景象,阴云增多使得月亮无法显现,诗人对此感到遗憾。“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则通过描绘诗人的形象,表达了他在期盼中的孤独和创作中的投入。“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灯火照亮了房间,但桃木席子却冷冷地废弃了睡眠,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无法入眠。最后两句“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期盼与思念。诗人通过对中秋无月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