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14:46
原文展示:
已遭穿颊尚洋洋,尔本何辜饵触香。
断肉未能聊戒杀,念将赎尔又空囊。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已经被鱼钩穿透了脸颊,鱼儿仍然悠然自得,你本无辜,只是因为诱饵的香气而触碰。我虽然未能断绝肉食,但想要戒杀生,想到要赎回你却发现自己囊中羞涩。
注释:
字词注释:
- 穿颊:指鱼被鱼钩穿透脸颊。
- 洋洋:形容鱼儿悠然自得的样子。
- 何辜:何罪,无辜。
- 饵触香:因为诱饵的香气而触碰。
- 断肉:断绝肉食。
- 戒杀:戒除杀生。
- 空囊:囊中空空,指没有钱。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同情和对戒杀的思考,可能是在钓鱼时有所感悟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条被鱼钩穿颊的鱼儿,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同情和对戒杀的思考。诗中,“已遭穿颊尚洋洋”描绘了鱼儿被捕后的悠然状态,与“尔本何辜饵触香”形成对比,突出了鱼儿的无辜。后两句“断肉未能聊戒杀,念将赎尔又空囊”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既想戒杀,又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实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道德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遭穿颊尚洋洋”:鱼儿已经被鱼钩穿透脸颊,但仍然悠然自得,形容鱼儿的无辜和生命的顽强。
- “尔本何辜饵触香”:你本无辜,只是因为诱饵的香气而触碰,表达了作者对鱼儿的同情。
- “断肉未能聊戒杀”:作者虽然想要断绝肉食,但未能做到,想要戒除杀生。
- “念将赎尔又空囊”:想到要赎回这条鱼,却发现自己的钱包空空如也,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矛盾。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鱼儿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状态,如“尚洋洋”。
- 对比:通过鱼儿的无辜和作者的无奈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同情和对戒杀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道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穿颊:象征鱼儿的痛苦和无辜。
- 洋洋:象征鱼儿的悠然和生命的顽强。
- 饵触香:象征诱惑和无辜的牺牲。
- 空囊:象征作者的无奈和经济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已遭穿颊尚洋洋”中的“洋洋”形容的是什么?
A. 鱼儿的痛苦 B. 鱼儿的悠然 C. 鱼儿的无辜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鱼儿的愤怒 B. 对鱼儿的同情 C. 对鱼儿的厌恶
- 诗中“念将赎尔又空囊”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富有 B. 贫穷 C. 无所谓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过的“钓台”:同样表达了作者对钓鱼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同情。
- 姜夔的“钓雪”:通过钓鱼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漫兴十一首”与刘过的“钓台”:两者都通过钓鱼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同情和对戒杀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