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斯远重别六言四首》

时间: 2025-05-02 04:51:57

诗句

微禄我嗟趋走,穷苦君厌荒凉。

谋道与之谋食,未知何计为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1:57

原文展示:

微禄我嗟趋走,穷苦君厌荒凉。谋道与之谋食,未知何计为长。

白话文翻译:

我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奔波劳碌,你却厌倦了贫穷和荒凉。在追求道德和谋求生计之间,不知哪一种选择更为长久。

注释:

  • 微禄:微薄的俸禄。
  • 趋走:奔波劳碌。
  • 穷苦:贫穷困苦。
  • 荒凉:荒芜凄凉。
  • 谋道:追求道德修养。
  • 谋食:谋求生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友人斯远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首句“微禄我嗟趋走”,直接点出了作者为了微薄俸禄而奔波的无奈;次句“穷苦君厌荒凉”,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友人对贫穷和荒凉的厌倦。后两句“谋道与之谋食,未知何计为长”,深刻地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追求道德和谋求生计之间,哪一种选择更为长久?这种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微禄我嗟趋走”,表达了作者对微薄俸禄的无奈和对奔波劳碌的感叹。
  • 次句“穷苦君厌荒凉”,通过对比,展现了友人对贫穷和荒凉的厌倦。
  • 后两句“谋道与之谋食,未知何计为长”,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追求道德和谋求生计之间,哪一种选择更为长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微禄”与“穷苦”、“趋走”与“荒凉”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设问:通过“未知何计为长”的设问,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微禄: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物质追求。
  • 穷苦:象征着生活中的困苦和无奈。
  • 谋道:象征着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
  • 谋食:象征着物质生计和现实需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赵蕃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的“微禄”指的是什么? A. 丰厚的俸禄 B. 微薄的俸禄 C. 高官厚禄 D. 无俸禄

  3. 诗中的“谋道与之谋食”表达了什么? A. 追求道德和谋求生计的矛盾 B. 追求道德和谋求生计的一致 C. 放弃道德追求 D. 放弃生计追求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次韵斯远重别六言四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玉案 晦窗留饮颖庐作陪 青玉案 记梦 青玉案 青玉案 泉州道中纪见 青玉案 青玉案 其二 题扇面蜂蝶 青玉案 其一 重阳 青玉案 其二 忆旧 青玉案 其一 滕王阁 青玉案 此下原有青玉案一从东别长安道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守口如瓶 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感天地,动鬼神 斤字旁的字 威而不猛 班荆道旧 陵邑 絶新 頁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析圭担爵 声论 订诺 高驾 長字旁的字 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