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7:37
原文展示: 翠竹不著花,凤雏长忍饥。未开丹霄翮,空把碧梧枝。圣人奏云韶,祥凤一来仪。文章耀白日,众鸟莫敢窥。郁抑不自言,凡鸟何由知。当看九千仞,飞出太平时。
白话文翻译: 翠竹虽美却不著花,凤凰的雏鸟长期忍受饥饿。它尚未展开飞翔的翅膀,只能空守着碧绿的梧桐枝。圣人演奏着云韶之乐,吉祥的凤凰降临。它的文章如白日般耀眼,其他鸟儿都不敢窥视。它心中郁抑却无法言说,普通的鸟儿怎能理解。应当看到它从九千仞的高空飞出,在太平盛世中展翅高飞。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是唐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自身才华未得施展的感慨,以及对未来能够得到重用的期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感到自身才华被埋没,渴望得到赏识和重用时所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翠竹、凤雏、碧梧枝等意象,描绘了一个有才能却未得施展的人的形象。诗中“未开丹霄翮,空把碧梧枝”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华未得施展的无奈和苦闷。而“圣人奏云韶,祥凤一来仪”则寄托了作者对未来能够得到重用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凤凰这一象征高贵与才华的意象的运用,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身才华未得施展的无奈和苦闷,以及对未来能够得到重用的美好愿望。通过凤凰这一象征高贵与才华的意象,作者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凤雏长忍饥”比喻什么? A. 有才能的人在困境中坚持 B. 凤凰的幼鸟饥饿 C. 翠竹不著花 答案:A
“未开丹霄翮”中的“丹霄翮”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天空 B. 凤凰的翅膀 C. 碧梧枝 答案:B
诗中“圣人奏云韶,祥凤一来仪”表达了什么? A. 有才能的人在圣人的引领下得以展现 B. 圣人演奏高雅音乐 C. 祥凤降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李群玉的其他诗作,如《赠别》、《送人》等,这些作品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凤凰台》进行对比,杜甫的诗同样以凤凰为意象,但表达的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