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3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32:09
西月淡窥楼角,
东风暗落檐牙。
一灯初见影窗纱。
又是重帘不下。
幽思屡随芳草,
闲愁多似杨花。
杨花芳草遍天涯,
绣被春寒夜夜。
西边的月光淡淡地洒在楼角,
东风轻轻吹落屋檐上的雨水。
一盏灯光初显,映照在窗纱上。
又是重重帘子不曾拉开。
我那幽幽的思绪如同那芳草,
闲愁多得像漫天飞舞的杨花。
杨花和芳草遍布四海,
我只在绣被中感受春寒夜夜。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中提到的“杨花”与“芳草”常用以比喻离别与思念,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作者介绍:史达祖,字君实,号云溪,宋代词人,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诗人在闺中思念之际,表达了对爱人思念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情感压抑与孤独。
《西江月(闺思)》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将作者的思念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以“西月淡窥楼角”引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月光洒落在楼角,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在东风轻轻落下的雨水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接着“一灯初见影窗纱”,灯光的映照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孤独,隐喻着夜晚的寂寞与思念。
“幽思屡随芳草,闲愁多似杨花”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幽思与闲愁如同春日的芳草与杨花,随风而散,无处不在,带来无尽的愁苦。最后以“绣被春寒夜夜”收尾,表现了诗人在春寒夜里,独自一人思念爱人的孤寂,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与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夜景与自然,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爱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女性在情感上所承受的痛苦。
诗词测试:
诗中“西月”代表什么?
“幽思屡随芳草”中的“幽思”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