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城南杂咏二十首·蒙轩》

时间: 2025-04-30 21:16:02

诗句

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疎。

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16:02

原文展示:

城南杂咏二十首·蒙轩 张栻 〔宋代〕 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疎。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

白话文翻译:

打开窗户,空间不过几尺见方,水边的竹子也显得稀疏。客人来了,应当表示敬意,因为门上的匾额是了翁所题写的。

注释:

  • 开轩:打开窗户。
  • 寻丈: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 水竹:水边的竹子。
  • 萧疎:稀疏,形容竹子不密集。
  • 了翁:指某位姓了的老者,可能是当地有名望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城南杂咏二十首》中的一首,描绘了城南一处简朴的居所,通过“开轩仅寻丈”和“水竹亦萧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的“开轩仅寻丈”和“水竹亦萧疎”描绘了一个小而美的空间,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一句“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则增添了一丝文化气息,显示了诗人对学问和传统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开轩仅寻丈”:诗人打开窗户,发现这个空间非常狭小,仅有一寻(八尺)见方。
  • “水竹亦萧疎”:水边的竹子也显得稀疏,这里的“萧疎”形容竹子不密集,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客来须起敬”:当客人来访时,应当表示敬意,这里的“起敬”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 “题榜了翁书”:门上的匾额是了翁所题写的,这里的“了翁”可能是当地有名望的人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学问和传统的尊重。

修辞手法:

  • 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通过具体的数字“寻丈”和形容词“萧疎”来描绘空间和景物。
  • 通过“客来须起敬”和“题榜了翁书”来表达对学问和传统的尊重,体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学问和传统的尊重。

意象分析:

  • “开轩仅寻丈”:狭小的空间,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水竹亦萧疎”:稀疏的竹子,象征着自然的美和清幽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寻丈”是指什么? A. 一尺 B. 八尺 C. 十尺
  2. “了翁”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姓了的老者 B. 一个年轻的学者 C. 一个官员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厌恶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尊重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城南杂咏二十首·蒙轩》与朱熹的《观书有感》都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尊重,但张栻的诗更注重自然美的描绘,而朱熹的诗则更注重学问的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的诗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赛神 春晚即事 夜步 蔬圃绝句七首 其七 十二月一日 食晚 孤寂 西村醉归 寒雨中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剗草除根 包含仲的词语有哪些 沽誉钓名 子字旁的字 极重难返 包含阒的词语有哪些 银印 革字旁的字 神听 废渣 包含锐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凛然正气 肉字旁的字 敬老慈幼 竦敬 换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