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与僚佐登江陵郡城观月》

时间: 2025-04-30 13:23:06

诗句

凉意今年早,蟾光七泽多。

凭栏共怀古,拥袂独高歌。

风物关山远,功名岁月过。

一樽聊复尔,於此兴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3:06

原文展示:

中秋与僚佐登江陵郡城观月 张栻 〔宋代〕

凉意今年早,蟾光七泽多。 凭栏共怀古,拥袂独高歌。 风物关山远,功名岁月过。 一樽聊复尔,於此兴如何。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凉意来得特别早,月光洒满了七泽之地。 我们倚栏杆共同怀念古事,我独自挥袖高声歌唱。 风景与关山相隔遥远,功名随着岁月流逝。 举起酒杯,暂且如此,在此刻的兴致如何?

注释:

  • 凉意:指秋天的凉爽感觉。
  • 蟾光:指月光,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 七泽:指古代楚地的水泽,这里泛指广阔的水域。
  • 凭栏:倚靠栏杆。
  • 怀古:怀念古代的事情。
  • 拥袂:挥动衣袖,形容激动的样子。
  • 风物:风景,景物。
  • 关山:指边关和山川,泛指遥远的地方。
  • 功名:指追求的官职和名声。
  • 岁月过:岁月流逝。
  • 一樽:一杯酒。
  • 聊复尔:暂且如此。
  • 兴如何:兴致如何,心情如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此诗作于中秋之夜,与同僚共登江陵郡城,观赏明月,抒发怀古之情和对功名岁月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中秋之夜与同僚共登江陵郡城时所作,通过观赏明月,抒发对古代的怀念和对功名岁月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凉意和月光为背景,通过“凭栏共怀古,拥袂独高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的怀念和对自由高歌的向往。诗中的“风物关山远,功名岁月过”反映了诗人对遥远风景的向往和对功名岁月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最后,“一樽聊复尔,於此兴如何”则体现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下的淡泊和超脱,以及对当下兴致的自我询问,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中秋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凉意今年早,蟾光七泽多。
    • 首句点明时节,今年的凉意来得早,月光洒满了广阔的水域。
  2. 凭栏共怀古,拥袂独高歌。
    • 诗人与同僚倚栏杆共同怀念古事,诗人独自挥袖高声歌唱,表达了对古代的怀念和对自由的向往。
  3. 风物关山远,功名岁月过。
    • 风景与关山相隔遥远,功名随着岁月流逝,表达了对遥远风景的向往和对功名岁月的感慨。
  4. 一樽聊复尔,於此兴如何。
    • 举起酒杯,暂且如此,在此刻的兴致如何?体现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下的淡泊和超脱,以及对当下兴致的自我询问。

修辞手法:

  • 比喻:“蟾光”比喻月光,形象生动。
  • 对仗:“凉意今年早,蟾光七泽多”中的“凉意”与“蟾光”,“今年早”与“七泽多”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拥袂独高歌”中的“拥袂”赋予了诗人动作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中秋之夜的凉意和月光,抒发对古代的怀念和对功名岁月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在此情此景下的淡泊和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意:秋天的凉爽感觉,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蟾光:月光,象征着中秋之夜的明亮和宁静。
  • 凭栏:倚靠栏杆,象征着怀古和沉思。
  • 拥袂:挥动衣袖,象征着激动的情感和自由的表达。
  • 风物:风景,象征着遥远和美好。
  • 关山:边关和山川,象征着遥远和阻隔。
  • 功名:追求的官职和名声,象征着人生的追求和岁月的流逝。
  • 一樽:一杯酒,象征着暂时的放松和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蟾光”指的是什么? A. 阳光 B. 月光 C. 星光 D. 灯光

  2. 诗人通过“凭栏共怀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古代的怀念 C. 对现实的失望 D. 对自然的恐惧

  3. 诗中的“风物关山远”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功名 B. 财富 C. 遥远风景 D. 家庭

  4. 诗人在最后一句“一樽聊复尔,於此兴如何”中表达了什么态度? A. 悲观 B. 乐观 C. 淡泊 D. 愤怒

答案:

  1. B. 月光
  2. B. 对古代的怀念
  3. C. 遥远风景
  4. C. 淡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栻的《中秋与僚佐登江陵郡城观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以中秋为背景,但张栻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古代的怀念和对功名岁月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栻的文学成就。
  • 《张栻诗集》:收录了张栻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修觉山不果登览 花下小酌 雨霁 读杜诗 吴歌 入城至郡圃及诸家园亭游人甚盛 刘道士赠小葫芦 夜闻姑恶 磨衲道衣 江亭冬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饥不暇食 偃鼠饮河 领军 至药 鹵字旁的字 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死骨更肉 包含晴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名门大族 包含爰的词语有哪些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反易 韋字旁的字 躬蹈矢石 齲字旁的字 人事不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