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5:04
原文展示:
题马氏草堂复斋听雪 平生求友人千里,永夜论心雪满窗。 为问蒲团听修竹,何如一舸泛清江。
白话文翻译:
一生都在寻求远方的知己,长夜漫漫,我们心意相通,窗外雪花纷飞。 试问坐在蒲团上聆听修竹的声音,怎能比得上乘一叶扁舟在清澈的江水上漂流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冬夜,作者在马氏草堂与友人论道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与友情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冬夜,作者在马氏草堂与友人论道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知己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室内与室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友情的向往。首句“平生求友人千里”,展现了作者对远方的知己的渴望;次句“永夜论心雪满窗”,则描绘了长夜中与友人心意相通的情景。后两句通过对比坐在蒲团上聆听修竹的声音与乘舟泛江的体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远方的知己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对比室内与室外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平生求友人千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远方的知己的渴望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权力的追求
诗中“永夜论心雪满窗”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春夜花开 B. 夏夜蝉鸣 C. 秋夜月明 D. 冬夜雪飘
诗中“为问蒲团听修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向往? A. 对繁华都市的向往 B. 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C.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D. 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诗中“何如一舸泛清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渴望?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D. 对孤独的渴望
答案:1. A 2. D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