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9:39
卷箨正离披,新枝复蒙密。
翛翛月下闻,褭褭林际出。
岂独对芳菲,终年色如一。
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新长出的枝叶又重新密集。
在月光下轻轻听到竹叶的声音,竹子在林间轻轻地摇曳。
岂止是对春天的花草,竹子一年四季的颜色始终如一。
戴叔伦(约公元735年-约公元795年),字宗道,号临川,唐代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和竹子等自然景色,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竹》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身处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环境中,以竹子作为题材,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顽强、不屈的赞美。
这首《竹》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竹子的独特美感和生命力。开篇以“卷箨正离披,新枝复蒙密”引入,描绘了春天时竹子的生长状态,给人以清新、蓬勃的感觉。诗人巧妙地通过“离披”和“蒙密”的对比,表现了竹子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接下来的“翛翛月下闻,褭褭林际出”则转向夜晚的宁静,月光洒下,竹影摇曳,诗人用“翛翛”和“褭褭”这两个生动的形容词,描绘了竹子在夜色中轻盈的姿态,仿佛在与月光对话,展现了竹子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最后一句“岂独对芳菲,终年色如一”则深化了主题,诗人不仅仅是在赞美春天的美丽,更是在强调竹子的四季常青,象征着坚韧与持久。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仅反映了竹子的性格,也映射出诗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传递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与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
整首诗强调了竹子在四季中不变的特质,象征着坚韧、持久的生命力,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卷箨”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根
B. 竹子的叶子
C. 竹子的枝干
D. 竹子的花
填空题:诗中提到“岂独对____”,表示竹子不仅在春天美丽。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竹子在四季中颜色的变化。(对/错)
《竹里馆》中的竹子同样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清高,二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戴叔伦的《竹》更强调了竹子的恒久与坚韧,而王维则通过竹子表达了诗人的闲适与情感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