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3:30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
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
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
迢递罗源路,轻舆候晓行。
在黄昏时分,我来到这座古老的寺庙,庭院深处亮起了一盏灯。水边的长杉树排列在一起,风吹过廊道,发出凋落的树叶沙沙作响。山中的云彩留下一句告别的偈语,而我因公事匆忙,只得快速归程。远行的路途漫长,我轻便的轿子在等待黎明的到来。
作者介绍:戴叔伦(约735年-约791年),唐代诗人,字景亨,号天竺,生于福建,其诗风清新、流畅,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戴叔伦出游的途中,表达了他在古寺的宁静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对归程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感悟。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是一首描绘黄昏时分寺庙景象的诗,诗中的意象清新而宁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开头两句“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描绘了古寺的宁静与温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接着,“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秋天的萧索和生命的脆弱。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则引出了诗人对归途的思考。在享受寺庙的宁静之余,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王事,这种矛盾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深度。最后一句“迢递罗源路,轻舆候晓行”不仅描绘了远行的孤独感,还表达了对明天美好希望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寺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归途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寺”是指哪一处?
A. 天竺寺
B. 白马寺
C. 少林寺
诗人的心情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A. 寂寞和思乡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归途的急迫
“山云留别偈”中的“留别”指的是什么?
A. 留下的山云
B. 送别的情感
C. 留下的诗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