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1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14:50
闲斋深夜静,独坐又闲行。
密树月笼影,疏篱水隔声。
断猿时叫谷,栖鸟每摇柽。
寂寞求名士,谁知此夕情。
在宁静的夜晚,我独自坐在书斋里,时而走动,感到无比闲适。浓密的树影在月光下交错,稀疏的篱笆隔开了水边的声音。偶尔传来猿猴的叫声,回荡在山谷中;栖息的鸟儿在树枝上轻轻摇摆。寂寞中我渴望名士的光临,然而谁又能理解我此刻的情感呢?
姚合(约公元 840年-约880年),字子文,唐代诗人。他以诗歌的清新和自然著称,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常常感受到孤独与寂寞。诗意反映了他在宁静的夏夜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知音的渴望。
《夏夜》是一首描绘夏夜宁静氛围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渴望。首句“闲斋深夜静”便设定了清幽的环境,接下来的“独坐又闲行”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悠闲与惆怅。浓密的树影和稀疏的篱笆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和水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感。
诗中“断猿时叫谷,栖鸟每摇柽”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夏夜的生机与静谧之间的对比。猿猴的叫声和鸟儿的摇动,似乎在回应着诗人的孤寂,增添了夜晚的动感。
最后两句“寂寞求名士,谁知此夕情”则将诗人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他在寂寞中渴望知音的陪伴,感叹无人理解自己此刻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中使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断猿时叫谷”用拟人化的方式描绘了猿猴的叫声;“密树月笼影,疏篱水隔声”则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整首诗以夏夜的宁静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中“寂寞求名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密树月笼影”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热闹的场景
B. 夜晚的宁静
C. 纷乱的心情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答案: 1.B 2.B 3.B
姚合与白居易的夜晚诗作均描绘了夜的宁静与孤独,但姚合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而白居易则多了一份对社会的感悟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