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6:44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作者:姚合 〔唐代〕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沈。
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
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这首诗描绘了采茶的美好景象:采茶的溪水旁道路宜人,花影在水中轻轻浮沉。画舸上的僧人一同上山,春日的山间客人们一起寻访。新鲜的茶叶在石头间生长,幽静的山阴处嫩绿的茶叶悄然可见。茶的颜色仿佛是春光所染,香气让人感到惊艳,似乎渗透了日间的气息。试着品尝时,酒意应该早已消散,心中定会感受到深厚的情谊。芳香的茶叶延绵千里之外,令人愉悦的吟唱在太府间回荡。
姚合(约730-798),唐代诗人,字中立,号怀素。生于河南,曾任职于各地,官至工部尚书。姚合的诗作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悠远。
此诗创作于姚合与友人杨工部的交往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茶山的喜爱及与友人共品茶的情谊。诗中体现了唐代茶文化的兴起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以“采茶溪路好”引入,直接表达了对采茶环境的赞美,描绘出一幅春日茶山的美丽画面。接着,诗人通过“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恬淡的气氛。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茶叶的生长环境,表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茶叶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鲜嫩可口。诗中提到的“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用色彩与香气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茶叶的独特风味以及其带来的愉悦感。
最后两句“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当下的茶会,而是希望将这种美好延续到更远的地方,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友谊的深情寄托。
这首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中“采茶溪路好”意指什么?
“芳贻千里外”中“贻”字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画舸”指的是什么?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