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9:57
野居书情
韦应物 〔唐代〕
世事日可见,身名良蹉跎。
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感到人生的名利逐渐失去,而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诗人抬头望向远方的白云岭,心中不由自主地吟唱起负薪的歌谣,寄托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3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简斋,晚唐诗人,擅长写田园诗和山水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韦应物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体内心的冲突。
《野居书情》是韦应物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对世事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句“世事日可见”直接指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复杂与繁琐,进一步通过“身名良蹉跎”来反映个人在世事中的迷茫与失落。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世事不断变化,个人的名声和身份也在流逝,但他却选择从自然中寻找慰藉。
接下来的“尚瞻白云岭”则转向对自然的眺望,白云岭象征着清新、宁静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聊作负薪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压力的逃避。诗中使用简单的语言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展示了韦应物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世事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世事日可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白云岭”象征着什么?
诗人选择“聊作负薪歌”是为了表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